Skip to content
日期:2017年10月14日(星期六)
时间:下午2时至5时
地点:马大文学院B讲堂
主讲人:罗青教授
由马大中文系台湾文化光点活动,拉曼大学中华研究中心,唯美艺术画廊,马大马来西亚华人研究中心,一个亚洲基金,驻马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与星洲日报联办的“诗与画:一个记号语言的观点”讲座会于2017年10月14日,在马大文学院A讲堂举行。这场讲座会的主讲人罗青曾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所,美术系所及翻研所教授,并兼任中国语言文化中心主任;后任明道大学英语系主任,艺术中心主任,东大书局沧海美术丛书主编。
这一场讲座会总共有70人参与,当中外来人士也不少。在讲座中,罗青以记号学(符号学)的观点出发,带领与会者解构中国北宋以降的山水画,给众人厘清何谓“三远法”及其构成原理。同时,他还悉心解读画中诗意,让人重新感受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谈及出自北宋范宽之手的“溪山行旅图“,罗青表示,他正是利用“记号学”的原理来分析该画作,才得以突破前人的看法,对该画做出有别于前人,更深层的赏析。
罗青也提倡“兴之美学”。他认为,“诗经”中的“赋,比,兴”是三个重要的写诗方法,而“兴”更是中国美学的重点。所谓“兴”,就是把几样事物并列,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当于现今的象征修辞方法。
大合照。
系主任潘碧华副教授颁发纪念品予罗青老师。
罗青老师坐在第一排的位置。
罗青老师的风采。
罗青老师向大家讲解他如何通过记号学分析画作。
参与者专心聆听讲座。
李树枝博士主持问答环节。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