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这个十一月,我们很荣幸邀请了台湾国立交通大学社会与文化研究所的刘纪蕙教授来到马大中文系给予讲座,讲题为“文化研究与台湾状况”。入场免费,欢迎有兴趣者报名参加!
【文化研究与台湾状况讲座会】
活动主办:马大中文系、驻马来西亚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台湾文化光点计划)
日期:2017年11月15日(星期三)
时间:下午3时至下午5时
地点:马大中文系会议室
【主讲人简介】
刘纪蕙教授
现任国立交通大学社会与文化研究所教授兼所长、台联大文化研究国际中心主任、台联大亚际文化研究国际学程总主任,及华语学术期刊《文化研究》主编(2011-2017)。刘纪蕙教授先后创立辅仁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1994)、交通大学社会与文化研究所(2002),以及亚际文化研究国际学程(2013)。她也曾经担任辅仁大学英文系主任、辅仁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交通大学社会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及台湾文化研究学会理事长。其研究领域包括二十世纪中国思想的政治性、当代欧陆政治思想、东亚现代性、精神分析与批判理论、视觉文化研究,专注议题包括边界政治、不平等公民、共同体与认同冲突、知识解殖、艺术行动。
【讲题摘要】
1980年代中后期解严前后,社会各阶层发生了不同形态的反威权体制运动。街头政治剧场、后现代文学艺术、劳工农民抗争示威运动,知识界也展开如火如荼的在地化反省与实践,包括1988年以左翼批判立场出发的《台湾社会研究季刊》,1991年以边缘位置挑战正统的《岛屿边缘》,以及创立于1998年的文化研究学会:这些转变的底层所牵连的,是台湾知识场域某种从边缘掀起的地层挤压与转型。文化研究学会成立之后,《文化研究电子月报》已经出刊了159期;《文化研究》学术期刊半年刊,目前创刊12年,发刊24期;文化研究学会的年会,参与人数众多,曾经高达一千人。
本次的演讲要讨论台湾的文化研究为何会出现?为什么吸引了学院内外的研究者与学生?体制内的学术成规为何不能满足文化研究的学者与学生?文化研究体制化之后,对于台湾的术界造成了什么冲击?《文化研究电子月报》与《文化研究》学术期刊处理了什么样的议题?如何反映出了近三十年的台湾状况?
[powr-countdown-timer id=d61fb4cb_1509697562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