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6名学生 参观国立台湾大学

日期:2018年8月30日

时间:2.00pm-5.00pm

地点:国立台湾大学

马大中文系一行6位同学,在台湾文学研究所研究生李秉枢同学和中国文学系研究生黄国华同学的带领下参观国立台湾大学。作为迨今有九十年历史的台湾第一所综合大学,国立台湾大学一名是根据于1928年日治时期中期创校的“台北帝国大学”故址,在中华民国接收台湾后两次易名而定下来。校园内的建筑以巴洛克式轴线风格为主,每栋皆有十三沟面砖作为其外装壁砖,据说在战争时期有赋予建筑群一种保护色,免于战机的轰炸。从新生南路正门处进入,迎面而来的是笔直的椰林大道,擎天的夹道大王椰子树下植有杜鹃花的依偎,在众人的眼幕中形成一道怡人温馨的校园风景。
台大全校有十间博物馆,其中就数人类学博物馆最具特色。此馆为日治时期台北帝国大学“土俗人种学讲座”标本室的前身,于2010年重新开放后开始入藏师生的藏品,惟帝大时期留下的藏品犹为馆藏的核心。马大中文系同学步入“民族学展览厅”的时候,无不为展示柜里最早可以追溯到1895年入藏的原住民服饰、陶器、石器、木雕、木舟、玉器等收藏品感到震撼。此前在二楼的楼梯处有介绍南岛语族的太平洋岛屿说明,然而面对琳琅满目的展示品,同学的眼光不禁发出异样的光芒,想必引发了对台湾传统原住民的浓厚兴趣。玻璃柜的背面贴有珍贵的影像,捕捉了在那个不远的时代,幼年的抑或老年的原住民在大自然某一隅的日常生活。人类学博物馆设立的光影走廊不止为来人保留了古代记忆,也让后人得以一窥历史的真相。
离开人类学博物馆,一行人途经为纪念傅斯年校长而建立的傅钟。怀着敬意仰望那具有“一天只有二十一小时,剩下的三小时是用来沉思的”意义的傅钟,崇高的历史使命感涌现于心中。
椰林大道的末处,也即是台大图书馆的前方为振兴草坪。从正门口一眼看向椰林大道,就可以看见庄严古典的图书馆新馆渺小地矗立在葱绿之中。偌大的拱窗和三处小巧的红砖拱门极具强烈的空间感和入口位置,颇具吸睛之效。新馆的设计以山墙、拱窗为旧总图书馆语汇的延申,传达承先启后的涵义。步入静谧的大厅,室内对称和稳重的设计使同学立即感受到自身渺小的存在感。图书馆职员带领同学们从顶楼开始导览。在五楼欣赏馆藏的线装书、珍善本图书、文人手稿札记等,再到四楼多媒体服务中心了解台大提供的影音租借服务。来到三楼,图书馆职员介绍一架能够为书籍消毒的机器,展现台大图书馆保养尤其是古籍的努力。
除了有四百二十万册或件的收藏书之外,台大图书馆另设立了一处独具特色的台大人文库,专门收藏由台大师生或者校友的出版品。为塑造与馆内其他空间不一样的氛围,图书馆特聘设计师绘制了犹如罗琳笔下霍格沃茨学院的风格——长而窄的拱窗、貌似油灯的长白灯、链接高阁的漩涡式盘梯、还有铺满砖墙壁上空间的书橱及那梦幻的移动式长梯。椭圆形空间不大,贵在设计周到,家具的摆设恰到其处,完美演绎一流的空间善用,营造出书香满溢的温馨小房。
图书馆职员继续带同学们参观存放装订报纸、人文图书、中日韩文社会科学图书、艺术资料、密集书库的二楼,和为学生及社会人士提供服务咨询、阅报区、参考书区和研究资料专区的一楼。底楼是博硕士论文专室、专藏文库及调阅书库、一般自习室、二十四小时自习室、国际会议厅、学习开放空间和台湾原住民族图书资讯中心。图书馆职员介绍说,馆内的木制桌子、椅子、书橱等皆取材于质地耐用、纹路优美的柬埔寨进口花梨木。当时新馆建立初期,校方特地把旧馆的木桌木椅搬入如今新馆的二十四小时自习室,为校友保留了青涩腼腆的回忆。据说有一位校友在一张木桌下找到一份学姐十五年前留下的情书呢。
由于形成紧迫的缘故,马大中文系同学只参观了人类学博物馆和台大图书馆。最后李秉枢和黄国华两位同学带领参观有名的茉莉二手书店,为短短三小时的台大之导览画下完美的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