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日期:2019年5月10日(星期五)
时间:1:00pm – 2:30pm
地点:马大中文系讨论室(一)
导读者:杨焌恒
日前马大中文系硕士生杨焌恒主持一场读书会,题目为“谈汤一介的哲学之路——以《论中国传统哲学范畴体系的诸问题》为切入点”。汤一介(1927-2014)生前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也是《儒藏》编纂工作的发起人,并担任其编纂中心的主任和首席专家。杨焌恒以汤一介的论文《论中国传统哲学范畴体系的诸问题》作为主要文本,以其书《我的哲学之路》为辅,来探讨汤一介如何看待中国传统哲学的三个问题——“普遍和谐论”、“内在超越论”和“内圣外王论”。
杨焌恒指出,汤一介的这三个命题涵盖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内容。以儒道释三家的哲学理论来看,他们无不追求以上的命题作为目标追求。汤一介认为“普遍和谐论”包含“自然的和谐”、“人和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和“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这四个层次无论是社会之间或人与自然之间,和谐是所有哲学家或者哲学学派所追求的目标。由此,汤一介希望通过建立一套普世哲学理论系统,结合中西哲学,以期能在逐渐浑浊的世界打造和谐的大同社会。
“内在超越论”强调的是人自身的内在修为。儒家追求圣人的境界,达成道德上的理想人格;道家向往仙人的境界,追求个人慎心自由;禅宗潜心成佛,无非是领悟瞬间永恒的空灵境界。这三家的内心修养的终极目标看似殊途,实则同归,皆以超越自我和世俗限制能力为修炼目的。汤一介认为,中国的内在超越精神就和西方的外在超越精神(以上帝为超越对象)不同,儒道释强调以本身的意志力来克服困难,而这种内在和外在超越的迥异也造就了中西在许多思想方面上的不同导向。汤一介把这命题带出来的目的是希望结合代表人治的内在超越和代表法治的外在超越来促成圆满的现代中国哲学。
“内圣外王论”是一种政治教化论。古代哲学家认为“圣”(指内在修养)和“王”(指道德实践)应该统一起来。儒道释注重内圣外道,认为这样才能确保一个有秩序的社会。汤一介其实很推崇这个思想,但是他理性地批判内圣外王的弊端是走向翻到的注意。无论是道德政治化或者政治道德化都对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他积极推动中西哲学的结合,以弥补这个哲学理论上的缺陷。
通过上述的论述,汤一介的三大命题分别为宇宙人生和谐轮、人生境界修养论和政治教化论的讨论。另外,杨焌恒也讲述汤一介如何解决中国传统哲学范畴体系的诸问题。汤一介从魏晋玄学作为切入点,尝试从分析概念和范畴的涵义、分析概念和范畴涵义的发展、分析哲学家或哲学派别的概念和范畴体系、以及分析中外哲学概念和范畴的异同这四个步骤,为学术界贡献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