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马来(西)亚华人史

日期:2019年10月29日(星期二)-2019年10月31日(星期四)

时间:7:00pm-9:00pm

地点:马大中文系会议厅

课程导师:宋燕鹏博士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宋燕鹏博士受邀到马来亚大学进行题为“马来(西)亚华人史”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为期三天,由马来亚大学中文系主办,讲座由中文系研究生学会主席陈洁仪主持,约五十位在校师生及相关专业人士听取了本次讲座,并就讲座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互动研讨。
宋燕鹏导师,历史学博士后,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科出版社编审,2012年11月-2014年1月任马来亚大学中文系暨马来西亚华人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马来西亚华人史,出版专著《马来西亚华人史:权威、社群与信仰》(2015年5月)、《马来西亚吉隆坡福建社群史研究:籍贯、组织与认同》(2019年10月)等,在中国国内及国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在大量田野工作基础上,宋教授对马来西亚华人研究有独到的学术见解,为中国当下研究马来(西)亚华人历史做出了突出贡献。
第一讲主题为“马来(西)亚华人历史研究的理论方法”。宋燕鹏博士坚持历史学学科本位,通过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述评、史料搜集等内容进行讲解,用具体的案例进行详细解读,分析马来西亚华人研究现状与特点,总结研究过程中的得与失,以期进一步推动马来西亚华人史的研究。马来西亚华人群体本身属于跨学科研究对象,同时兼具海外华人的共性与马来西亚本土特性,并非一个学科所能完全覆盖。研究者应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选取一个擅长的研究领域,扬长避短。
第二讲主题为“乡关何处?——籍贯与马来(西)亚华人的在地化”。宋燕鹏博士在讲座中分别从籍贯含义的变化、籍贯的意义、籍贯在马来西亚的表现、马六甲广东社群的形塑以及作为社群集聚的认同标准五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华人籍贯与中国原乡行政区划分具有层级性相对应,籍贯认同也是具有层次性,大者省份,小者村(社),华人面对不同华人社群时,所秉持着具有弹性的籍贯认同。这种籍贯认同方式,是中国乡土社会中“差序格局”在海外的具体反映,并且由于不同籍贯华人的共处,使得上述带有差别性的籍贯认同在现实社会中有更加清晰的体现。同时,宋燕鹏博士通过他在马来西亚的田野经验,来管窥19世纪以来马来(西)亚华人籍贯意识发生的变化,及其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以明了籍贯意识对于马来(西)亚华人认识自己“从哪里来”的重要性。1949年以前,籍贯是南来华人实际的“根”,而之后,则是南来华人精神上的“根”。
第三讲主题为“作为方法论的华人会馆、义山与庙宇”。宋燕鹏博士分别对“作为方法论的会馆”“作为方法论的义山”以及“作为方法论的庙宇”通过5W模型进行解析。华人义山、庙宇作为特定人群所建构出来的社会历史空间,从时间上给予研究者特殊的内容,因此,华人的会馆、义山、庙宇成为了马来(西)亚华人史的重要切入点。同时,宋燕鹏博士结合自身经历强调要增强对方法论的知识储备,做学术研究要有对比的意识,孤立的看待问题是无法形成问题意识的。田野工作无比重要,华人研究不能局限于中文资料,英文研究成果更加丰富。
讲座结束后,宋燕鹏博士对在场师生的提问进行了耐心解答。宋燕鹏博士以其幽默风趣的学者气质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用自己独到的见解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视野,与会师生表示在三日的讲座中受益匪浅。
文字报导:刑晶(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