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年12月7日、14日、21日(星期一)
时间:7:00pm – 9:00pm
平台:ZOOM会议室
主讲人:宋燕鹏教授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编审、福建师范大学“闽江学者”讲座教授宋燕鹏博士受马来亚大学中文系邀请,于线上平台Zoom Meeting进行题为“华人社会课题研究方法”的系列讲座。此次讲座为期三天,由马来亚大学中文系主办。共一百八十余位本科生、硕博生及公众参与了该系列讲座,并就讲座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互动研讨。
宋燕鹏导师,历史学博士后,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科出版社编审,2012年11月-2014年1月任马来亚大学中文系暨马来西亚华人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马来西亚华人史,出版专著《马来西亚华人史:权威、社群与信仰》(2015年5月)、《马来西亚吉隆坡福建社群史研究:籍贯、组织与认同》(2019年10月)等,在中国国内及国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在大量田野工作基础上,宋教授对马来西亚华人研究有独到的学术见解,为中国当下研究马来(西)亚华人历史做出了突出贡献。
第一讲主题为“马来(西)亚华人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宋燕鹏博士坚守历史学学科本位,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述评、史料搜集等内容进行讲解。宋燕鹏博士指出,马来(西)亚华人历史研究涵盖了几乎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根据研究面向可分为:群体历史、文学史、政治史、经济史、民俗史、教育史、社会史、语言史、艺术史、名人史等。接着,宋燕鹏博士向大家讲解华人史的研究方法:注重历史学之余,也需借鉴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方法,丰富自身的研究视野。在研究述评部分,宋燕鹏博士指出现有的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在史料整理、研究论著数量和论述深度方面都有待增强。此外,宋燕鹏博士亦分享在庙宇、会馆和义山进行田野调查时可留意的史料,包括各种类碑文和铭刻等文献材料。从这一讲,听众了解到如何从各个人文学科进入马来(西)亚华人历史研究,以及如何在坚持学科本位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跨学科研究。
第二讲主题为“乡关何处?——籍贯与马来(西)亚华人的在地化”。宋燕鹏博士详尽阐述了籍贯含义的变化、籍贯的意义、籍贯在马来西亚的表现,并且以马六甲和槟榔屿的广东社群作为例子进行详细讲解。中国古代所谓“籍贯”通常指父亲与祖父的长居地,马来西亚华人的“籍贯”含义则发生了从出生地到祖居地的变化。籍贯的意义在于离开家乡以后的自我定位、群体认同,以及对始祖离开家乡的时代记录。宋燕鹏教授以吉隆坡义山墓碑籍贯为例,讲解了籍贯在马来西亚的表现,突出墓碑籍贯在深化华人家族对祖籍地意识方面所起的作用。此外,宋燕鹏博士也分别以马六甲和槟城的广东社群为例,分析不同华人社群具有弹性的籍贯认同。
第三讲主题为“作为方法论的华人会馆、义山与庙宇:时间于空间”。在这讲中,宋燕鹏博士聚焦于会馆、义山与庙宇,通过5W(when, who, why, what, where)探讨这三者作为方法论的研究意义。他以20世纪30年代雪兰莪福建会馆为例,讲解早期的华人会馆在协调华人事务上扮演的重要角色及其具有的影响力。他强调会馆、义山、庙宇作为特定人群所建构出来的社会历史空间,能够给予研究者丰富的研究内容。因此,华人的会馆、义山、庙宇是马来(西)亚华人史的重要切入点。
最后,宋燕鹏教授指出研究者必须在坚持学科本位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深耕和学科交叉,方能推动大马华人研究走向繁荣。他也希望更多青年学者投入马来(西)亚华人历史研究,以丰富相关研究成果。宋燕鹏博士以其独到见解丰富了一众参与者的研究视野,参与者皆表示从该系列讲座中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