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回顾:马来西亚推动台湾文学计划——第一期「中学华文教科书——台湾文学鉴赏」第一堂课

日期:2021年4月30日

地点:Cisco Webex

由马来亚大学中文系、驻马来西亚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和“台湾文学的摇篮:马来西亚推动台湾文学计划”联办的“中学华文教科书——台湾文学鉴赏”第一堂课于2021年4月30日(星期五),下午8时至10时,于网上Cisco Webx平台进行,共有283人出席。

在课堂开始之前,马来亚大学中文系主任潘碧华副教授为这次的课程致词。她首先感谢驻马来西亚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文化组和台湾文化部的赞助,促使了这次以马来西亚教科书上的台湾文学和台湾文学工具箱为主的美好结合,提供更多的台湾文学方面的知识之外,也提供给马来西亚国中与独中的中文老师和学生去使用工具箱的机会。这一次的“中学华文教科书——台湾文学鉴赏”将由马台两地的导师带领大家领略文学之美,以及作品中的人性之美。除此之外,潘碧华副教授也感谢联办单位大荒电影制作公司、CathayPlay、国家电影及视听文化中心和台湾电影工具箱提供精彩的台湾台湾电影,通过电影和文学的结合,让人见识到了经典文学作品之美。


课堂首先开始的是电影《失婚记》的导读,导读者为资深剧场人陈伟光。陈伟光先后创立《剃刀实验剧场》和《戏剧家族》,发起《黄火》中文乐队醒觉运动,经营槟城地下音乐基地Soundmaker。他这次导读的是一部由阮金红执导的纪录片《失婚记》。在电影导读中,陈伟光简略叙述《失婚记》这部影片的内容。《失婚记》是从新移民女性的亲身经验出发,记录四位异国姐妹在台湾所经历的破碎婚姻。四位主角玉兰、金玲、阿诗、美丽,都曾怀抱着梦想来到台湾,却走上自愿或非自愿失婚的道路。纪录片中负责访问的便是此次的拍片导演阮金红,其从越南嫁到台湾,最后失婚的身份让她更容易走近与她拥有相同命运的女子,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切入问题核心,审视彼此的伤口,由此带领观众去看新移民女性所面对的困境,以及她们失婚后的命运。令陈伟光较为印象深刻的画面是,其中一位外籍新娘失婚后找到第二春,并在台湾大摆喜酒,出席婚宴的导演为之感到光荣,因为能以外籍新娘的身份在台湾摆酒宴客是很不容易的事,是一种感情公开认证的象征。另一个让陈伟光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个失婚后回到越南,之后与导演阮金红的弟弟在一起的女子。因为弟弟的态度,两人之间的感情无疾而终,导演甚至不理镜头而当面批评弟弟的大男人主义。陈伟光认为这一幕突显了外籍新娘失婚后回到自己的家乡,面对自身家乡的人的目光,令失婚女子无所适从。陈伟光也表示导演在影片里也运用了很多空镜头,以平静的景色画面来缓和浮躁的问题冲突。在交流环节里,有与会者询问陈伟光,即导演是否透过《失婚记》来表明其对于社会对女性剥削的观点。陈伟光认为导演本身的现状让人感受到留在台湾继续生活比回去越南生活来得好,尽管她批判了台湾男人对外籍新娘的冷漠、无情,却不否认台湾是一个让下一代留下来发展的地方。


接下来便到文学鉴赏的部分。第一篇鉴赏的文本是选取自马来西亚国中三年级的陈之藩〈失根的兰花〉,由张彦涵老师负责鉴赏。张彦涵毕业于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文系硕士,现就读于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博士。张彦涵老师首先简单地介绍作者陈之藩的背景,之后再进入文本分析。张彦涵老师为大家解析“失根”的起源,陈之藩出生于中国,大学毕业后到台湾工作,之后到英美留学、工作,一生的漂泊让他感到无以为家,故其心灵所向往的便是“根”。〈失根的兰花〉一文以“兰花”作为“惆怅”的起点,美国费城大学的校园虽如诗如画,然而从中国移植而来的丁香却让陈之藩觉得美丽的景色与从中国来的丁香显得格格不入,不禁流下眼泪。在文章中,陈之藩对“原乡”态度的转变从无感到矛盾,最后到强烈。其矛盾的情感产生从梦境到现实,再到其散文里,充分让读者感到陈之藩无以为根的强烈情感。像是文中陈之藩写“我曾经剪过辫子,穿起西装,说着流利的英语,然而,我依然不能与你们混合,你们拿另一种眼光看我,我感觉痛苦”,他努力迎合、迁就国外文化,却仍旧驱散不了无法被接受的离散之感。张彦涵老师认为陈之藩的这篇〈失根的兰花〉体现的是陈之藩作为理科生的理性的抒情。整篇文章中没有身份认同的焦虑,反而是陈之藩对怀念家乡的深刻感情,是一种精神体现,是因为“失根”而感到悲伤,而不是因为“身份”而焦虑。


第二篇鉴赏的文本是选取自台湾文学工具箱的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们〉,由萧凤娴副教授负责鉴赏。萧凤娴副教授是台湾花莲慈济大学东方语文学系的讲师,其研究专长是红学、现代文学和侨易学。萧凤娴副教授将此次的文本鉴赏分成四个部分,即“小说类别:眷村文学”、“小说内容1:眷村生活与文化写实(生活史)”、“小说内容2:眷村人的身分与生存焦虑(精神史)”和“小说叙事:胡(胡兰成)、张(张爱玲)派策略”。首先,萧凤娴副教授说明眷村的由来,并介绍写过眷村文学的作家。朱天心的〈想我眷村的兄弟们〉便深刻描写了眷村的生活与文化,眷村简陋的生活环境、小孩不分性别的群聚与融合,以此来描写每家每户的中国认同想象与乡愁的故事。除此之外,朱天心透过食物来比喻这些来自中国不同省份的居民聚集在眷村里,像是江西人阿丁、四川人培培的辛辣味、浙江人汪家小孩糟白鱼、蒸臭豆腐味、山东人张家莫家的臭蒜臭大葱臭蘸酱味、北平孙家妈妈会做各种面食点心味,以及广东人雅雅粥的酸酵味。同时,小说也带出了眷村人的身份与认同焦虑。因为眷村改建,居民离开眷村,却开始了他们飘散各地寻找不到同类的苦恼与焦虑。生活在台湾这片土地,却得承受不该承受的不认同台湾的职责,处在不是中国人也不是台湾人的尴尬身份处境。最后,萧凤娴副教授以胡张派的写作风格来分析朱天心这篇小说的叙事手法。

文字报导:陈洁仪
(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台湾文学的摇篮:马来西亚推动台湾文学计划专案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