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年5月28日
平台:Cisco Webex
由马来亚大学中文系、驻马来西亚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和“台湾文学的摇篮:马来西亚推动台湾文学计画”联办的“中学华文教科书——台湾文学鉴赏”第五堂课于2021年5月28日(星期五),下午8时至10时,于网上Cisco Webex平台进行,共有263人出席。
课堂首先开始的是电影《亲爱的奶奶》的导读,导读者为《纪工报》执行主编谢以萱和文学创作者林牧民。谢以萱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硕士,关注当代东南亚电影与视觉艺术发展,长期从事影像推广、评论与策展工作,目前正进行影音展示、保存与推广机构之研究调查计画。她也曾任职台北电影节、桃园电影节与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并参与富邦文教基金会影像教育工作。林牧民则是Kuala Lumpur Steiner Education的中文教师,目前经营”海希讲堂“这个以中国通史以及文学写作为主的线上平台。 《亲爱的奶奶》是改编自导演瞿友宁的亲身经历,由张岫云、柯宇纶、林美秀、李千娜和张世主演,是一部关于亲情、日常的剧情片。林牧民表示虽然片名为《亲爱的奶奶》,但电影里有两条主线,一条为主角阿达以男性的视角来去看奶奶的逝世,开始去回忆过往,一层一层地去靠近他生命里家庭与历史的羁绊,如何意识自己成长,并作为一个家庭的担当;另一条主线则是奶奶与母亲两个女人之间的故事,是台湾两代、三代女性的缩影。谢以萱先简单说明本省人和外省人的不同,像剧中的奶奶虽是说中文,但她的口音与台湾本省人的口音不一样,可能是当年随国民党一起到台湾,本省人则是更早之前就已经在台湾生活。在电影里,有些幽微的桥段中,导演以语言上的差异来呈现出省籍上的差异。谢以萱认为电影中一些设定十分有趣,可看出语言上的差异如何表现出情感与关系上的张力,其中一幕奶奶跟阿达准备从医院搭计程车回家,作为本省人的母亲站在车窗外以台语与阿达对话,之后作为外省人的奶奶便询问阿达是否母亲在说她的坏话,反映出奶奶听不懂台语。导演通过这短短的一幕将看起来是平凡无奇的对话,却表现出奶奶和母亲代表了不同的语言、不同的省籍背景,同时也呈现出奶奶和母亲之间的婆媳张力。谢以萱认为这部电影不仅仅只是讲述导演的成长故事,也是一个家庭故事,更大层面来看是如何去呈现记忆和情感。
接下来便到文学鉴赏的部分。第一篇鉴赏的文本是选取自马来西亚国中四年级华文教科书的梁实秋〈写字〉,由郭丽云负责鉴赏。郭丽云毕业于马来亚大学中文系硕士,现为教育工作者,曾编写教科书,也出版过合集、绘本、文集和刊物。郭丽云首先为大家简单介绍梁实秋的生平背景。梁实秋,名治华,字实秋,号均默,另有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其为著名散文家、学者、文学评论家、辞书学家、翻译家,也是华人世界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他一生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 〈写字〉一文出自梁实秋1939年在四川北碚雅舍所写的小品文结集《雅舍小品》里。梁实秋的创作风格旷达之余也富有睿智哲理,其写作笔调幽默风趣、诙谐调侃,文章内容虽针砭时弊,却也平易近人。郭丽云依文章结构分析〈写字〉,认为梁实秋这篇文章的结构头重脚轻,布局以小见大,文章中心主线清晰。在中心论点部分,梁实秋从写字的培养、经历与方法,再从书法艺术观照”字如其人“,并以写字之瘾嘲讽当世之弊。梁实秋的〈写字〉夹叙杂议,像是前面一句叙述如何写字,接下来便议论写字的”原理是和武术家腿上绑沙袋差不多,一旦解开重负便会身轻似燕极尽飞檐走壁之能事,如果练字的时候笔管上驮着好几两重的金属,一旦握起不加附件的竹管,当然会龙飞蛇舞,得心应手了“。此外,郭丽云也分析〈写字〉的文章语言简洁凝练、诙谐反讽。梁实秋在文中也运用了不少修辞,像是”写字如站桩“(比喻)、”挺起腰板,咬紧牙关,正襟危坐,道貌岸然“(排比)、”字如墨猪,其人必近于’五百斤油‘“(夸张),以及”有的在笔管上套大铜钱,一个,两个,乃至三四个“(层递)。
第二篇鉴赏的文本是选取自台湾文学工具箱的梁实秋〈粥〉,由李智平助理教授负责鉴赏。李智平助理教授毕业于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文学博士,现为台湾警察专科学校通识教育中心专任助理教授兼国文领域课程召集人,以及辅仁大学全人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其研究专长是学术史、中国哲学史、宋明理学、道家哲学、语文教学理论与实务,并着有《颜元李塨论语解经思想研究》、《”第一代现代新儒家“马一浮的”义理学“:在传统与转型之间──一个学术史的分析》等。李智平助理教授先为大家说明梁实秋的散文创作观。梁实秋认为写作者要忠于个性,更要根基人性。同时,写作者要用理性驾驭情感,也要具备幽默感。除此之外,梁实秋也认为写散文要懂得割爱,拒绝堆砌,把心中的情思干净而直接地表现出来。在〈粥〉里,与后来饮食文学作家不同,梁实秋更多的是介绍菜品、烹饪技法。在”咏物本身“、”意在言外“比重上,梁实秋偏重”咏物本身“,以勾勒出过往回忆,而不陷于情感难以自拔,以理性驾驭着情感。以〈粥〉一文为例,第一段梁实秋描述抗战时期在外作客,偶寓友人家,早餐清粥小菜的回忆;第二段便回忆母亲亲自以一小薄铫儿熬粥;第六段则是梁实秋描述二舅爹爹熬腊八粥、一家人腊八早晨喝粥的回忆。
在风格上,梁实秋延续以往的幽默诙谐,如文中第一段”抗战时在外作客,偶寓友人家中……不能说是不丰盛了,但是干噎惯了的人就觉得委屈,如果不算是虐待“。在布局上,〈粥〉一文简单明快、主线清楚。延续《雅舍小品》的写作风格,〈粥〉篇幅短,主线清楚,谈粥就专谈粥,再敷以简单几件旧事忆往,使情感附丽于食物之中,约末数百字至上千字左右即作结,诚如其言,要能“由博返约,求其简单扼要”,还有懂得“割爱”。梁实秋擅长透过对粥品/食物不同情感,如:喜恶、今昔之间的对比,纵使布局简单明快,但内容却是多番转折,提升读者阅读兴味。除此之外,梁实秋从生活中常见的饮食取材,佐以细致的烹调手法的描绘,将平淡无奇食物画龙点睛,满足读者对食物的美好想像。如:第二段母亲煮的白粥、第四段对菜粥、荷叶粥、甜浆粥、大麦粥的描绘。梁实秋也观察细腻,善于品味生活,李智平认为此类型写作需“多识草木鸟兽之名”,才能藉由不同食材与似是繁复的烹调手法,因此梁实秋是成功营造出了美食得来不易之象。梁实秋善穿插典故、故实,提炼内容的精细度,同时也善溯饮食源流,又能将食物融入市井群众生活中,将饮食从“吃”的层次提升到“品”的层次,更提升到“文学”甚至“文化”的层面。〈粥〉一文主要透过视觉摹写、想像,再佐以其他感官,感知粥品的制作与美味。梁实秋透过食器、食材、食物色彩的多元性、对比性,呈现出浓郁饱合的感觉,如第一段的白稀饭与四色小菜(酱豆腐、花生米、碎油条、皮蛋酱油)、第二段的小薄铫儿在小白炉子上煮白粥,再佐以笋尖、火腿、糟豆腐。第四段的“菜粥”、“荷叶粥”、佐以螺丝转儿、炸麻花儿的“甜浆粥”和有异香的平民食物“大麦粥”、第五段的台湾羼有红薯的“清粥”小菜,以及第六段描写制作“腊八粥”材料和器皿。最后,李智平助理教授以邀请学员们叙述马来西亚(华人)饮食文化的食物作为此次部分的结束。
文字报导:陈洁仪
(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台湾文学的摇篮:马来西亚推动台湾文学计画专案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