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深耕文学创作课程线上结业礼暨新书推介礼于2021年7月31日正式圆满落幕,该典礼共吸引了百余名来自各班的导师、学员以及嘉宾参与其盛。当天出席的嘉宾包括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会长兼马大中文系主任潘碧华副教授、陈凯希基金会执行长庄诒晶女士,以及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前会长曾沛女士。
深耕文学创作课程在马大中文系、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海鸥基金会联合星洲日报活力副刊的推动下已经来到了第五届,规模也从原先的3个组别增至4个组别(新增马来文学班),导师阵容也从6位增至8位。特此,潘碧华副教授衷心鸣谢海鸥基金会的常年赞助,使该课程的营运无后顾之忧。此外,她也感谢深耕文学创作课程导师们的一路伴随,长达了五届,他们对培养后浪的热情与使命,可谓风雨不改,并造就了深耕文学创作课程的完成。另一方面,潘碧华副教授也感激幕后团队的付出,尤其是深耕团队中的灵魂人物兼班主任蔡晓玲博士、助理伍思恩以及各班班长,让深耕文学创作课程能顺利运行。
受到新冠疫情影响,第五届深耕文学创作课程的上课模式已从实体课改为线上课程。因此,为了鼓励与吸纳热爱文学创作的学员加入,主办方也针对教学计划作出了改变,从原先每个月的第三周星期六上课改为每月每周的星期六上课。如此以来,学员不仅能在其报读的班级上课,也能免费且自由地选择旁听其他课程。此课程规划也使报名第五届深耕文学创作课程的学员增至180余名,比往年多出了60余名学员。
对此,诗歌班导师方路和吕育陶致辞时表示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体验,并通过线上教学获得许多乐趣。方路老师认为自己和吕育陶老师的教学风格不同,通过如斯交错的指导,学员已能吸收两位老师的所指导的创作技巧,并自成风格。吕育陶老师也坦言,经过这六堂课,学员已能掌握好诗的语言技巧,并鼓励大家日后多创作。
散文班导师方肯对于从实体课改为线上课感到非常妥当,从学员的对谈中得知线上课能让学员更集中精神,因为不必舟车劳顿,所以上课时能抱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上课。因此,递交的散文功课也过去四届进步良多。从初期只有2篇推荐给报章刊登,到后期数量逐渐升高,这对她而言是非常好的现象。王修捷老师则不同于其他导师,将焦点聚焦于学员“退步”的情况上。他发现,一些学员上了课后反而鲜少创作。然而,他坦露这对学员来说并不是坏事,而是在认识了许多理论、创作技巧后阅历变得更为丰富,眼界变得更为开阔,因此下笔时往往会裹挟着内心的迟疑。但他认为这只是个过渡期,并鼓励学员多阅读,从中吸取精华、获得灵感,创作出更佳的作品。
另一方面,微型小说班的刘育龙老师表示文学是一种孤独的力量。他认为写作是一个人的事情;是一盏灯;一支笔,想往创作的路上走,必然得学会与孤独共处。他将文学之路比喻成没有终点的马拉松,过程也许走走停停,但永远不会驻留于同一个地点,而坚持走下去得靠内心的意志力。此外,他也认为文学不应只是能让人感到欢乐、满足,文学的最终目的往往是对苦难的人生,对无常、无助的人生提出疑问与看法,从中思索问题所在。对于文学,他认为一如夏宇的诗云:是“痛并快乐着的”。杨嘉仁老师致辞时表示,学员的功课水准比往年来得好,已走出平铺直叙或报导式的写故事方式,行文简练,以至于在遴选优秀学员时难以抉择。
马来文学班的查玛老师则衷心感谢主办方邀请他加入导师阵容,许多学员起初担心运用马来语创作效果不佳,但通过这六堂课的观察,学员都能运用非母语进行创作,且作品都具有一定的水准。他认为语言只是一个工具,重要的是我们想创作的意图,他认为诗歌是源自于内心的声音,并鼓励学员日后勇敢尝试运用一个新的语言来创作。叶孋瑢老师则表示非常高兴看到学员愿意尝试运用非母语来创作,他认为这种现象理应发生在这具有多元种族的国家。
不啻如此,第五届深耕文学创作课程线上结业礼当天也揭晓了各班的优秀学员,各班的优秀学员分别为诗歌班的蔡雯爱、罗梓霖、叶思杏、歐筱佩、许美薇、许俊宇、丁俊勇和傅嘉正;散文班则有郑宝燕、马明杰、许迎凡、赵翠玲、吴桂凤、王秀桃、吴玮恩、黄楚雯、宋明俐、方彣霓;微型小说班优秀学员为李晓红、方彣霓、刘美君、吴佳玮、廖彩云、招晓华、戴禹靖、马明杰、沈佩蓉;马来文学班优秀学员则是黄逐云和朱诗佳。其后,各班也派出一位优秀学员代表致辞,分别为诗歌班的叶思杏、散文班的赵翠玲、微型小说班的招晓华与马来文学班的朱诗佳。
接着,由潘碧华副教授与蔡晓玲博士为张尤蕊散文集《生活里的繁华盛景》作新书推介。在晓玲老师看来,尤蕊的散文集总有着独特的眼光,擅于通过不同的视角对生活、往事、回忆进行书写。潘碧华副教授则表示《生活里的繁华盛景》写眼前所见,并回味从前,尤蕊擅于利用一种优雅的笔触书写散文,让人仿佛在热闹喧嚣的社会中感受到淡淡的清新淡雅之感。最后,方路与许通元也为胡清朝诗集《一座城市佈置系统的陷阱来进行残酷的背叛》作推介。对方路老师而言,胡清朝是一位低调,深情,且有体温的诗人,其诗歌的特色在于具有清晰的风格、抒情意味浓厚、结构倾向多重奏。许通元则认为《一座城市佈置系统的陷阱来进行残酷的背叛》的特点在于“荒城”与“雾”意象的营造,并冀望吴清朝在文学创作的生涯中持续迈进,开出更丰盛的文学花朵。
文字报导:罗梓霖(华文诗歌班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