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年7月30日
地点:Cisco Webex
由马来亚大学中文系、驻马来西亚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和「台湾文学的摇篮:马来西亚推动台湾文学计划」联办的第二期「中学华文教科书——台湾文学鉴赏」第一堂课于2021年7月30日(星期五),下午8时至10时,于网上Cisco Webex平台进行,共有288人出席。
课堂首先开始的是电影《流浪神狗人》的导读,导读者为《流浪神狗人》导演陈芯宜和文学创作者林牧民。陈芯宜是位影像创作者,作品横跨多个领域,包含电影、纪录片、实验影像与作曲配乐。拍摄的主题大多与人文、艺术相关,擅长利用魔幻写实的手法,突显现实的荒谬性,用以陈述更大的结构问题,并藉由人物角色、生活处境的深刻刻画,传达对时下社会环境的长期观察。其以影像作为一种媒介,探寻追问生命的本质。过去曾为许多影片及剧场制作配乐,因此其影像作品总是充满节奏感,具有丰富的音乐性。 陈芯宜的作品曾入围柏林影展、釜山影展、瑞士佛瑞堡影展、法国克蕾泰依女性影展、加拿大温哥华影展、南非德班影展、西班牙巴塞隆纳亚洲电影节、美国西雅图国际影展、金马奖、台北电影奖、高雄电影节、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等国内外影展奖项或参展。林牧民则是Kuala Lumpur Steiner Education的中文教师,目前经营「海希讲堂」这个以中国通史以及文学写作为主的在线平台。《流浪神狗人》讲述都会中产阶级夫妻、后山原住民夫妻,与游走各地捡拾遭遗弃神像并参与庙会活动的浪人黄牛角。陈芯宜透过三组不同人物与其生活故事,看处在不同处境里的人们如何因为消费时代造就的物质或心灵缺憾,他们各自经验着差异的考验与痛苦,并生发出大相迳庭的生活态度。
林牧民赞赏《流浪神狗人》对不同宗教信仰的人的刻画非常到位和深刻,因此他好奇陈芯宜导演对这部电影的构思过程和田野调查。陈芯宜导演表示她在新人时期便跟随台湾独立制片导演黄明川学习,在跟着黄明川东跑西走拍片的过程中接触一些她很难碰到的人事物,就是那个时候开始了关于台湾宗教、神明的田调,也成了《流浪神狗人》的灵感来源。林牧民接下去询问有关各电影同行的创作激荡以及对于电影和创作的看法。陈芯宜导演表示她和沈可尚、楼一安、周美玲等人在聚会时都会聊彼此的电影,通过互相调侃、吐糟的方式,从外人的眼中来看自己作品中的不足之处或是如何辩证自身作品。在众多导演同行中,陈芯宜导演认为她和楼一安导演的特色较为相近,因为他们都喜欢多线叙事,因为多线叙事可以带出不同的价值观,即在有限的篇幅里,透过角色们的眼睛看待同一个事物的时候,可以有不同的角度来去辩证那件事的价值观。因此在《流浪神狗人》中,水蜜桃、狗、神像对陈芯宜导演都有象征的意义存在。她想要通过这样的多线叙事去辩证不同的价值观,甚至把不同阶级、种族都加入电影中,像水蜜桃在庙中是可以一发现烂处就可以随意丢掉的食物,但对剧中的角色必勇而言却是可以填饱肚子的食物。林牧民认为《流浪神狗人》有很严谨、扎实的哲学辩证,因此林牧民好奇哲学或者不同的哲学体系滋养了导演们对于电影创作的看法。毕业于辅仁大学的陈芯宜导演表示她在求学时期常到哲学系、文学系旁听,认为这有助于她的思想辩证。
接下来便到文学鉴赏的部分。第一篇鉴赏的文本是选取自马来西亚独中华文教科书的琦君〈妈妈的手〉,由张彦涵负责鉴赏。张彦涵毕业于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文系硕士,现就读于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博士。她曾担任「华文教科书上的马华文学鉴赏班」的导师团之一,现为「蓝月亮少儿写作班(说明文)」的导师。张彦涵首先为大家介绍此次文本作者琦君。琦君,本名潘希珍,字希珍,小名春英。琦君的作品以散文为主,大多是描写她自己从年幼到老年的生活。除此之外,琦君作品亦涵括小说、评论、合集、论述、翻译及儿童文学和绘本,其作品曾被翻译成英文、日文、韩文等多国语言。琦君曾获中国文艺协会散文奖章、中山学术基金会文艺创作散文奖、新闻局优良著作金鼎奖、国家文艺奖散文奖。琦君的散文写作的风格以温柔敦厚见长,多是怀旧文学作品,多次被选入台湾高中、国中国文课本。琦君这篇〈妈妈的手〉是琦君经历「失乐园」的痛楚后,以「思乡怀旧」作为主要的写作背景,此篇文章的创作泉源来自琦君的母亲和童年回忆。此篇文章采用插叙手法,回忆与现实在文中相互交错,以此显示琦君对母亲的敬重。琦君在此篇文章中采用许多侧面描写,张彦涵认为琦君的文字就像镜头,可以避开描述主角「母亲」的五官,而是对「手」进行细节描写,象是琦君的手是「年轻细滑的手」,经历一番岁月风霜的洗礼后「青筋暴现」,显示出琦君在少女时期的娇柔与美丽;而琦君母亲的手在琦君记忆里是粗糙多骨的,这表示长期承担繁重的家务的母亲是瘦弱而坚韧、辛苦的。在艺术表现方面,琦君的文字让读者得以沿着文中描写的「手」在脑海中慢慢塑造母亲温柔却刚强的人物性格,一同感受琦君对母亲的思念和懊悔。
第二篇鉴赏的文本是选取自台湾文学工具箱的琦君〈团圆饼〉,由李智平助理教授负责鉴赏。李智平助理教授毕业于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文学博士,现为台湾警察专科学校通识教育中心专任助理教授兼国文领域课程召集人,以及辅仁大学全人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其研究专长是学术史、中国哲学史、宋明理学、道家哲学、语文教学理论与实务,并着有《颜元李塨论语解经思想研究》、《「第一代现代新儒家」马一浮的「义理学」:在传统与转型之间──一个学术史的分析》、《国家考试作文──得分技巧及写作要领》(第七版)、《「大学写作课」精进书写能力1──遣词用句掌握文气篇》、《【「学写作课」精进书写能力2──思辨与论说文写作篇》,并主编《警专国文选》。李智平助理教授认为琦君的文章风格温柔敦厚,琦君母亲与家人的影响最为深厚。琦君深受母亲中国传统妇女身教、言教影响至深,文章屡提对母亲的思念。除此之外,因为天生个性与信仰使然,琦君的文章内容多是快乐的回忆或委婉的哀伤、淡淡的哀愁。同时深厚的古典诗词修养培养琦君温柔敦厚、平和仁爱的人生态度,感染在她的创作中,因此琦君的文章充满着慈悲的精神。从文字技巧来看,琦君的文字平易近人,这有赖于琦君本身平日的多读了多观摩多思维,她认为创造出来的文字要人人一读就懂,而且是要旁人想到而说不出的,才见得才气逼人。此外,琦君的文字讲求净化,即文字的洗练功夫,以最简练的词句写出最丰富的意思,使得文章简洁明净,紧凑生动。除此之外,艺术最大的秘诀就是隐藏艺术,暗示比明白说尽了要有余味得多。文章寓有含蓄的美,方能扣读者心弦。从文章内容来看,琦君认为文章的思想,就犹如人的人格,人没有高尚的人格,纵然文采风流,依旧是沐猴而冠。神韵就是文章的风格,崇高的意境与情操,显出文章高尚的风格;透露出作者智慧的灵光,所谓「风格就是作者自己」。此外,真挚的情感是文章的血肉,没有真实的感情就没有真正的内容,可以支配读者的心魂而至于哀乐不能自主。之后,李智平助理教授为大家讲解中秋的意象,便进入文章赏析的部分。诚如琦君自己本身所说「真挚的情感是文章的血肉… …可以支配读者的心魂而至于哀乐不能自主。」琦君的这篇〈团圆饼〉同样将真挚情感贯串了全文,透过「团圆饼」(月光饼、月饼) ,串连起所有人物的情感。如:文中第六和十三段落中琦君母亲对外公年老之叹与盼丈夫归来的渴望,以及第五和八的段落中琦君外公对女儿操持家务与独守空闺的心疼,而琦君以「我」的视角,随各个角色的情绪转折而生的哀乐之情来贯串全文。琦君善于描绘人物的各种面相,象是透过本文的第三和四的段落做团圆饼的利落、对爱吃甜食的外公制作专属的枣泥饼,并在第五段落外公对母亲的称赞,以此突显琦君母亲的能干热心。文中也透过含蓄的表达方式以诉情,如第八、十三段落中外公、母亲均希望琦君透过纸是母亲说「告诉他我们屋子里有个大大的团圆饼,要他明年回来过中秋,一家团圆多好?」除此之外,这篇文章有着恰如其分的修饰。文中第一段落用琦君寄居异国无心过中秋,衬托出思念母亲巧手做团圆饼,忆起年幼过中秋的场景。比喻的修辞手法也运用于文中,象是第二段落琦君母亲将月亮比喻成是「月光菩萨」,第七段落将琦君外公比喻成老仙翁。〈团圆饼〉全文重点放在「团圆」,凡与团圆无关者皆省略。与琦君另一篇《烟愁‧月光饼》一文相对比,便会发现该文重点在回忆童年吃与表姑一同过中秋节吃月光饼的场景,同样是写中秋节,但侧重点不同 。〈团圆饼〉的结构是前后呼应,第一段落写寄居异国,最后一段落(第14段落)写「每逢佳节倍思亲」,以今昔对比,怀念故乡中秋的美好 。全文遣辞用句简练,多平铺直叙而不刻意雕琢,却能提炼出琦君深刻的对母亲、外公、父亲、阿荣伯的思念之情。全文的情感含蓄,温柔敦厚而不指责生活的不圆满,对父亲来年是否有归来,留给读者一个想象空间。与梁实秋饮食文学中的理性相比,琦君谈食物注入更多的故旧之情,藉物抒怀。琦君透过「五感(视、嗅、味、听、触等感觉) 」表达食物的滋味,更重要的是五感之外的人情味。同时,琦君也在谈饮食的过程中,描绘出旧有的习俗、往日情怀。最后,李智平助理教授藉由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对琦君散文的叙述,为赏析本文做个注脚。
文字报导:陈洁仪(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台湾文学的摇篮:马来西亚推动台湾文学计划项目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