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回顾:马来西亚推动台湾文学计划——第二期「中学华文教科书——台湾文学鉴赏」第三堂课

日期:2021年8月13日

地点:Cisco Webex

由马来亚大学中文系、驻马来西亚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和「台湾文学的摇篮:马来西亚推动台湾文学计划」联办的第二期「中学华文教科书——台湾文学鉴赏」第三堂课于2021年8月13日(星期五),下午8时至10时,于网上Cisco Webex平台进行,共有282人出席。

课堂首先开始的是电影《我叫阿铭啦》的导读,导读者为《我叫阿铭啦》导演陈芯宜和文学创作者林牧民。陈芯宜是位影像创作者,作品横跨多个领域,包含电影、纪录片、实验影像与作曲配乐。拍摄的主题大多与人文、艺术相关,擅长利用魔幻写实的手法,突显现实的荒谬性,用以陈述更大的结构问题,并藉由人物角色、生活处境的深刻刻画,传达对时下社会环境的长期观察。其以影像作为一种媒介,探寻追问生命的本质。过去曾为许多影片及剧场制作配乐,因此其影像作品总是充满节奏感,具有丰富的音乐性。 陈芯宜的作品曾入围柏林影展、釜山影展、瑞士佛瑞堡影展、法国克蕾泰依女性影展、加拿大温哥华影展、南非德班影展、西班牙巴塞隆纳亚洲电影节、美国西雅图国际影展、金马奖、台北电影奖、高雄电影节、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等国内外影展奖项或参展。林牧民则是Kuala Lumpur Steiner Education的中文教师,目前经营「海希讲堂」这个以中国通史以及文学写作为主的在线平台。《我叫阿铭啦》讲述一个老游民「阿铭」无意间在垃圾回收厂里捡到一台V8。影带里和乐家庭的影像触动了阿铭的想望,于是他到处跟游民朋友炫耀,谎称那是他的家人。另一条主线则讲述一个徘徊在现实与梦境边缘的少年,他曾经以一部小说获得百万文学奖,却因创作压力逼使他逃离正常的社会,游荡、嗜睡,到处搜集别人的故事。生活对他而言,既像一曲幻梦,也像构思许久的第二部作品。就在这遭人遗忘的城市边缘,这群游民时时擦身而过,经由女记者采访的穿针引线,牵引出因工伤而流落地下道弹琴走唱的勇伯、状似疯癫却真诚可爱的阿春和阿不几,以及一幅幅欢笑和血泪交织的游民图。

《我叫阿铭啦》是陈芯宜导演的第一部电影作品。陈芯宜导演一开始接触游民课题是源自于本科读书时的课业,尽管已顺利完成作业,但对陈芯宜导演而言,她觉得自己没有真正了解游民,因此她决定主动去找游民们聊天,跟他们成为朋友,做深入的交谈。林牧民便请陈芯宜导演分享她和剧中主角颜木村的邂逅以及整部剧拍摄过程时的相处模式。陈芯宜导演表示因为她和她的团队都是新人,没办法请到知名演员拍戏,所以便朝素人的圈子物色演员。她是在一个办桌上认识了颜木村,官员到来时只有他站起来拍手欢迎,令她印象深刻,遂便邀请颜木村拍戏,担任此剧主角。林牧民表示他在看这些素人演出时,觉得这些素人的有些演出做到了演员没有的真实感,他好奇剧中的对白都是随性脱口而出,抑或是照剧本而走。陈芯宜导演指出剧中老游民教导年轻游民的画面都是老游民们现实生活中的经验。

鉴赏导师 刘雅琳博士

接下来便到文学鉴赏的部分。第一篇鉴赏的文本是选取自马来西亚国中三年级华文教科书的蒋勋〈石头记〉,由刘雅琳博士负责鉴赏。刘雅琳博士毕业于马来亚大学中文系,现于玛拉工艺大学担任中文组高级讲师,曾发表过〈宗教境界的追求: 马华佛教散文中禅宗典籍的引用〉、〈何乃健与林清玄佛教散文比较〉、〈抒情中的人道主义:马华佛教散文中汉传佛典的再呈现〉等。刘雅琳博士先为大家介绍台湾知名画家、作家蒋勋。蒋勋出生于西安,战后举家移居台湾,自小成长于台北大龙峒,高中就读台北市私立强恕高级中时遇到陈映真。蒋勋目前为专业美学演讲者,曾于池上驻村,致力艺术推广。作为美学演讲者,蒋勋认为美其实很简单,美就是回来做自己,并带着善意。蒋勋2001年以前的散文多呈现小品文的形式,意象鲜明,风格耽美;2001年以后的作品多为跨文类书写,主要的散文议题围绕在「孤独美学」、「人文关怀」、「生活美学」和「生命省思」,兼具理性与感性。蒋勋〈石头记〉出自于蒋勋的第一本散文集《萍水相逢》,是一篇咏物散文,藉由描写一块奇石来阐述对人生的看法:人间激昂的爱恨情仇与挣扎磨难终会随着时间而逝去,但那过程所留下的痕迹却可使后人思索,并从中体会生命和情感的庄严美丽。接下来,刘雅琳博士进入文本细读的部分,把文中12个自然段分成5个意义段,从阐述石头的外形引发的联想,再交代石头的出处与所在的地理环境,透过大自然的运动形式联想生命的过程,从中领悟人生如石,繁华幻灭、爱恨情仇都是人生的组成部分,值得大家去敬重和珍视。

鉴赏导师 张俐璇博士

第二篇鉴赏的文本是选取自台湾文学工具箱中的蒋勋〈恒久的滋味〉,由张俐璇副教授负责鉴赏。张俐璇副教授毕业于台湾成功大学台湾文学博士,现为国立台湾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副教授。其主要研究领域为战后台湾文学、民国文学、戒严时期文艺报刊研究等,并着有《两大报文学奖与台湾文学生态之形构》(2010)、《建构与流变:「写实主义」与台湾小说生产》(2016);与台大台文所研究生合作有桌游《文坛封锁中》(2019)。蒋勋〈恒久的滋味〉中以食物的味道来回忆人生过程。像蒋勋小时候喜欢吃糖,甜的滋味停留在孩童时代的记忆;身体发育之后则喜欢上了酸味,于蒋勋而言,青年时期的自己就象是没有熟透的果实,透着一种青涩的酸味,而那种酸就象是在生命里初尝到失落、惆怅,一种属于年轻人不严重的感伤;在母亲临终一刻才终于学会品尝苦味。在蒋勋的记忆里,最不能忘却的滋味是母亲的菜饭里,是米麦五谷的平淡,那些五谷的香好像在土地里、阳光里和雨水里的麦子将其饱实的生命给了蒋勋,平淡悠长而沉着,是所有滋味之上的恒久滋味。

文字报导:陈洁仪(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台湾文学的摇篮:马来西亚推动台湾文学计划项目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