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报道 / 郭音凡(马大中文系硕课研究生)
日期:2023年4月10日 (星期一)
时间:下午6时至晚上9时
地点:ZOOM
近日,国立暨南国际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马华作家、文学评论家黄锦树应邀为我系老师和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纵深得宜的《马华文学中的马共课题》专题讲座。
黄锦树教授作为马华文学的代表作家,多年来一直笔耕不辍,为马华文学领域及读者们贡献了精彩的文学作品,其中不乏《雨纷纷》、《大象死去的河边》等涉及马共课题的书写。黄锦树教授曾谈到自己视马共书写为自身的文学实验场域,由此,讲座中黄教授对这一课题进行了多角度的讲授和分享。
黄锦树教授首先从历史时间上梳理了马共的发展,并一一介绍了马共历史中的典型人物。讲座中援引了大量当时期的报章、图片、相关文学作品以及李炯才《追寻自己的国家》、郭鹤年《郭鹤年自传》等同时代人的回忆书写;力求向与会的同学、老师们多方位展现马华文学在马共课题上的历史渊源与创作背景。
聚焦到马共书写,黄锦树教授详细谈及了马共书写的定义,并围绕这一问题讨论了文学与历史的相互渗透性。之后黄教授梳理了马共书写从缺席到出现再到变化的类型发展,结合具体的作家作品介绍马共书写的多个侧面,如韩素音《餐风饮露》作为马共书写的先声;海凡对马共课题所进行的生态书写转向;小黑、黎紫书回归现实主义的马共书写等。除此之外,作为同样关注和实践马共书写的创作者,黄锦树教授也分享了自身对书写马共课题的理解,即小说的任务是超出历史来理解历史,能够涵盖所有可能发生的、不可能发生的或是所有能想象到的。值得一提的是,黄锦树教授还和大家分享了对其创作理念的批评之音,为讲座提供一个思辨的文学空间。
黄锦树教授此次的讲座向我系同学和老师们介绍了马共书写这一马华文学领域不可忽略的课题,拓展了大家的文学视野,创造了深入讨论该课题的宝贵机会。与会同学、老师们就马共书写的跨族裔接受、文学创作中的意象运用等问题与黄锦树教授展开积极交流,也传递出大家在学习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方面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