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报道 / 林灵欣(马大中文系本科四年级)
日期:2023年7月22日(星期六)& 7月23日(星期日)
时间:早上10时至下午4时半 & 早上9时至下午3时半
地点:马来亚大学文学院多媒体讲堂(Anjung Ilmu Auditorium)
由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和敬学书院院携手主办的《永以为好——中华诗词吟唱课程暨汇演》于7月22日(星期六)上午10时在马来亚大学文学院多媒体讲堂隆重开幕,这场别开生面的实体及线上活动吸引了众多观众。历时两天的活动涵盖了5场精彩讲座和1场令人赞叹的诗词大汇演,以高质量的学术分享和丰富多彩的艺术表演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赢得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
第一场讲座由一带一路华夏诗声艺术团团长徐晓生主讲,题目为《古韵与现代——诗词的吟与唱》。徐老师不仅深入讨论了入声字、尖团音等语音特点,还巧妙地将闽南语、河南话、老北京话等方言与古音进行对比,引人入胜。其中,徐老师娓娓道来的《静夜思》更是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亲临古人墨宝之间。紧接着,中国音乐学院厦门校友会会长吕韶风为我们带来了题为《天地之和——古诗词展现的中国音乐面貌》的演讲。吕老师以1987年出土的贾湖骨笛为例,深刻指出中国是一个以音乐为魂的国度,许多文学巨匠如孔孟等都对音乐赋予了高度评价。此外,吕老师还向观众展示了以古诗词为主题的精彩演出片段,如《关雎》、《霓裳羽衣》等,让人耳目一新。
第三场讲座由福建省级非遗南音代表性传承人林素梅带来,题目为《慢节奏的美——南音的吟唱艺术》。林老师与马大有一定的渊源,曾获得马大录取通知书惟未能入学,她向观众介绍了南音从中原传入闽南并逐渐发展的历史,以及使用在南音中的各种传统乐器。讲座中,林老师现场演绎的南音表演节奏舒缓、古朴幽雅,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古代王公贵族的雅座,感受着艺术的千年传承。
第二天的讲座由南京钟山昆歌艺术团团长徐立梅开启,题目为《诗词教学的音乐特点——以昆曲昆歌为例》。徐老师将内容分为三个要点,详细解读了依字行腔在诗词教学中的独特魅力、昆曲昆歌的概念与分类,以及昆曲昆歌诗词教学的音乐特色。尽管前一天已有徐晓生老师和林素梅老师以《静夜思》为例进行演示,但徐立梅老师呈现的版本依旧让观众领略到了全新的感受,不同版本的演绎风格各具特色,让人目不暇给。
紧接着,敬学书院山长王德龙和敬学书院掌学黄智鸿合力演讲《寻回自己的声音——乐教与生活品味》。两位老师相互配合,轮流以古文为例探讨乐教和生活品味。黄老师除了精湛演奏古琴,还向观众们展示了马来西亚独特的多语言吆喝,引发一片欢笑。
最后的诗词大汇演聚焦了多种表演形式,如南音、古音、古琴、古箏、昆歌等,将观众带入一场视听盛宴。演员们在台上娓娓道来《诗经》、唐诗和宋词等经典佳作,展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多样迷人之处。活动在所有演员以各自方言朗诵《诗经·卫风·木瓜》的高潮中圆满落幕,留下了深刻的艺术印记。
本次《永以为好——中华诗词吟唱课程暨汇演》不仅为观众带来了一场文学与艺术的盛宴,更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传承发扬,为中马两国文化交流增添了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