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Histories, Cultures, Identities In Malaysian Fieldwork: Stories From The Ground

日期:2023年11月1日
时间:2pm-4pm
地点:马来亚大学文学院暨社会科学院B讲堂

文字报道 / 何宜贤(马来亚大学历史系博士生)

2023年11月1日,柯雪润教授(Professor Dr. Sharon A. Carstens) 到访马来亚大学,以”Histories, Cultures, Identities In Malaysian Fieldwork: Stories From The Ground”为演讲题目,向在场的师生分享自己从事田野调查多年的收获与思考。作为马来亚大学华人研究中心与马来亚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学会活动之一,由于得到各位的踊跃报名,原先设定在中文系会议室的讲座最终移步至可容纳百人的文学院B讲堂,现场的出席人数也达到80人左右。本次讲座由吴益婷博士担任主持人。

柯教授是人类学荣誉教授,1980年从美国康奈尔大学获得人类学博士,自1987年开始至2017年任教于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人类学系。她的专长为民族志研究,研究领域围绕身份、宗教、民族志史、性别、大众媒体、多语言实践、马来西亚城乡间华人的意识形态、中港美加四国中英双语教育的教学及课纲议题等。

首先,柯教授向在座的各位介绍研究程序,即选题、问题意识、理论方法、田野设计及资料收集等。所涉略的马来西亚研究课题中,从吉兰丹布赖客家群民族志、叶亚来人物研究、中国跨域媒体与马来西亚受众群到多语言实践下马来西亚华人的身份认同,柯教授在应对不同的研究主题中都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以布赖客家群研究为例,柯教授讲述自身与布赖新村结缘的来龙去脉,跨越美国、泰国、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的种种经历。理论层面,她采用围绕宗教与文化的象征人类学(Symbolic Anthropology)及局内人主体视角。至于方法论,该研究采用传统民族志方法,即居住在当地,与居民进行交流与采访、拍照、日记、采用当地的文字数据,在血缘、经济宗教与政治相互交织中寻找他们的社会形态。

对布赖的初步印象,柯教授感受到当地居民的热情,不时受邀参与当地的节日庆典。以照片作为研究方法,为了能够透过摄影收集受访人最自然的呈现效果,她也需要与他们不断地进行沟通,基于不同人的需要进行调整。除此之外,她在田野调查过程中遇到一些挑战,从难以获取研究准证及带着随时转换研究计划的心理准备,到面对地理上的聚落分散、应对当地戒严规定、面对政治敏感种种。为了获得当地人对的信任,像是对于红白庆典仪式的摄像,柯教授事先需获得主人家的允许,方可摄影。在参与当地的公开活动场合,柯教授面对的都是以男性为主导的局面,与她自身唯独的女性身份形成强烈对比。为了进一步了解布赖社群的图像,柯教授也需走进附近城镇如瓜拉吉赖县土局地,获取官方所收集的资料,在收集各家庭组织、寻找及定位庙宇方面,发挥图表绘画等技术活。通勤方面,她更是以骑摩托的方式,游走在田野各角落。对此,柯教授认为田野调查期间需随时准备学习新知识。如客家话的学习与应用,柯教授原先在台湾所学的客家话,却无法在布赖村与当地住民沟通。唯透过一位热心人士教导当地的客家话,使柯教授得以进行“补课”。

田野调查一切到了尾声,柯教授将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博士论文写作,随后也将一些研究成果发表在学术期刊。柯教授更是得到一位在康奈尔大学学习,来自马来西亚学术同仁,将她在布赖村的回忆翻译成华文,以此为赠品送给布赖新村村民。柯教授的研究也得到《星洲日报》的报导,让她的活动事迹与有关布赖的研究成果介绍给各位读者。获得博士学位后的柯教授,仍然在随后的几年内回到布赖,居住一段时日,与原先居民重温叙旧、获得新资料及透过长时间段观察当地的变化。

柯雪润教授(前右)和吴益婷博士(前左)坐在台下聆听中文系同学的分享。
马大中文系博士生邢晶简单地分享自己的论文题目和田野调查所遇到的挑战。
马大中文系博士生李相分享他的研究题目与田野调查时所遇到的挑战。

柯教授分享结束后,下一环节则是由两位中文系学生代表分享他们的研究题目,与柯教授就研究内容、方法论及资料方面进行交流。在问答环节中,师生向柯教授的提问多样,包括:田野资料是否充足的衡量、布赖当地的华巫泰多元文化、长时段田野中研究者如何处理问题聚焦、受访者的酬劳补给、处理及意识研究者自身偏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