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报道 / 林畅怡(马大中文系硕士研究生)
日期:1月10日
时间:晚上六时至九时
地点:马大文学院B讲堂(DKB)
2024年1月10日,马来亚大学中文系AQB7003“中国历史”专题课,有幸邀请到本系特聘讲授何国忠博士,举办了主题为“历史记忆和五四人文情怀”的公开讲座。主持人为马大中文系高级讲师郑庭河博士。
何国忠博士,马来亚大学中文系毕业生,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取得博士学位。在马大期间,曾担任东亚系系主任及中国研究所所长;而后离开教坛,担任前马来西亚副高等教育部部长。由于何国忠博士丰厚的学术成果,他受委为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客卿教授、中国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客座教授。此外,何国忠博士还促成了马来亚大学与中国汉办及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合作,在马大设立了全国首间孔子学院。
讲座开始前,主持人郑庭河博士表示,中国近现代史是我们学习研究不可忽视的一个阶段,五四时期知识分子所展露出的精神风貌与人文情怀,作为人文学科历史的一部分,至今仍具参考意义。
本次讲座围绕“五四记忆与学人温情”展开。讲座伊始,何国忠博士从自身的学术经历和教学经历切入,谈及学生与学术之间存在“隔离”问题时,他借司马迁坚持编写《史记》的故事鞭策后生——无论什么时代的课题都可以勇敢去做,重要的是抓住范畴,掌握自己的一套方法论,明确研究意义。紧接着,通过分享三代犹太“拉比”的故事(“我们不会点火,不会祈祷,也不知道地点,但是我会讲这任务如何完成的故事”)以及犹太学者格舒姆·肖勒姆(Gershom Scholem)《犹太教神秘主流》中的观点(“只有在与遗忘的斗争中,记忆才能彰显自己的神奇。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历史书写与历史记忆就是维系我们与过去历史的唯一纽带”),何国忠博士在现场启发大家思考——对于传统的中国文学,大家只有理智上的眷恋,但是思想已经完全西化,加之,整个历史的话语权如今由西方掌握,因此华人为什么会出现被精神殖民的崇洋情况。何国忠博士同时提到了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的“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将犹太学者的状况放在中国语境中来谈,由于不同的文化氛围,差异越大则刺激越大,得出“天下问题只有内容是要讨论的,理论是帮助我们解释我们想要的东西”的结论。
何国忠博士通过对这些关联的交待,带领大家走近“人才济济”的五四。他以“五四”的狭广义定义、文学革命八不主义、胡适科学人生观十条、“民主与科学”两个口号等为切入口,对五四时期“反传统”思潮的进行了相关解析,并以鲁迅“少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五四时期离婚风尚等生动例证,深入浅出地讲授了他的观点。何博士指出,反传统是五四时代那几年间知识分子对文化发展的特殊心理。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西方式的民主制度,并不能让中国人心领神会,纲常名教,仍然是中国人生活的基石。一些知识分子发现单是政治革命,没有思想改革的配合是无际于事的。于是他们反省自己的文化,对传统礼教的抨击达到前所末有的高峰。不管是新思潮、白话文运动,都可以说和反传统有关。但是许多激烈的话显然是受刺激后才有的反应。然而,何博士同时表示,五四人物不可能全盘西化中国,鲁迅不可能,陈独秀不可能,胡适当然也不可能。我们常将五四运动和五四人物混在一起谈,两者之间是有差别的,五四运动是一个短时期运动,但五四人物活动范国远超于这个时限,五四人物在批评传统的同时,对传统也产生无限眷恋。
谈及五四人物,何国忠博士主要讨论了他们的多重角色与“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分裂后的主要思想集团、理性与君子之风、学衔著作与实际价值之辩、五四对城市与乡村的影响,以及文言白话之别等。其中,何博士强调,五四人物辩论的时候还是比其他时刻充满更多的理性和君子风度,我们看到胡适和李大钊在“问题和主义”的争论,就知道什么是就事论事了。我们看胡适和陈独秀虽然在政治理念上分歧,但自始至终仍然维持朋友关系,就知道知识分子更应该注意和而不同的守则。在介绍五四学人的故事时,何博士提到了北大教授中以胡适为代表的“动态”教授、以钱穆为代表的“静态”教授的有趣划分;胡适虽不主张学生激进救国,但不顾一切奔走相救被逮捕学生的感人故事,使现场听众大受触动。在谈到林文庆与康有为、鲁迅的思想分歧,以及为救侨领而被迫与日军合作的经历时,何博士分享了自己文章中的一句话:“谈历史免不了人物褒贬,过度投入则忘了设身处地,对人严对己宽成了意想不到的发展”,引发了大家关于安身立命的思考。此外,关于钱穆、赵元任等学人为学术、为社会而奔忙的故事,何博士精要地点出:“为什么我们如今仍在缅怀,正是因为他们的可贵。”
讲座最后,何国忠博士以徐志摩《再别康桥》、林徽因《别丢掉》与吴兴华《绝句》等作品作结,再次让现场听众深切地感受到了五四时期学人们的人文情怀。
在此次讲座分享中,一众学仁备受鼓舞,对近现代历史、学人之治学与德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何国忠博士风趣幽默,现场氛围一片欢乐轻松。主持人郑庭河博士代表在座师生与公众,向何国忠博士的精彩分享,表达诚挚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