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执委会

更多资讯: 中心简介:http://www.umchinesestudies.org.my/hongloumengresearchcentre/ 中心研究成果:http://www.umchinesestudies.org.my/hongloumengresearchcentre/research/ 中心2021年活动:http://www.umchinesestudies.org.my/hongloumengresearchcentre/activities/ 中心往期活动报告:http://www.umchinesestudies.org.my/hongloumengresearchcentre/activitiesreport/ 欢迎关注和分享“马来亚大学《红楼梦》研究中心面子书主页​(Facebook)”,我们会定期为您带来世界各地的红学资讯, 感谢您的支持与推广!https://www.facebook.com/PPHLMUM/

恭贺丹斯里陈广才和拿督斯里何国忠博士任马大中文系特聘教授

恭贺丹斯里陈广才续任马大中文系特聘教授(2021年5月4日——2023年5月3日) 丹斯里陈广才于2016年10月6日首次受委为马来亚大学文学院中文系特聘教授,由校长丹斯里莫哈末阿敏在马大艺术馆(Galeri Seni Universiti Malaya)颁发委任状。 陈广オ1955年出生于彭享州文冬,1976年进入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就读。陈氏毕业之后积极参与政治,先后担任文化艺术及旅游部副部长、能源通讯及多媒体部副部长、财政部副部长和交通部长。陈广才自1980年加入马来西亚华人公会(简称马华公会)后,先后担任政党诸多要职,直至马华署理总会长。陈广才于2008年退休,同年受马来西亚最高元首册封为Panglima Setia Mahkota (P.S.M.) ,即为皇室英明将领荣誉勋章的授勋者,同时被赐封丹斯里(Tan Sri)勋衔。 陈广才在1990年成立了马来亚大学中文系毕业生协会(中协 PEJATI)和 PEJATI基金会,以协助母系的发展和活动。退休后仍担任荣誉会长。陈氏一生致力于推动马来西亚红学的研究风气。他促成中协和 Yayasan Karyawan合作将《红楼梦》翻译成马来文全译本,建立本土的《红楼梦》研究团队,筹办国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等多项计划。2017年,他把从世界各地搜集来的《红楼梦》版本及红学著作全数捐献给马来亚大学图书馆,倡建马来西亚首个《红楼梦》资料中心。2018年又于马大文学院内倡设《红楼梦》研究中心。其无偿捐献的《红楼梦》文献目前已达5千多册,成为学界一代佳话。 (资料来源: 马来亚大学《红楼梦》研究中心) 恭贺何国忠博士任马大中文系特聘教授(2021年3月18日—2023年3月17日) 前高等教育部副部长拿督斯里何国忠博士于2021年3月19日受委为马来亚大学文学院中文系特聘教授,并由马大校长拿督莫哈末韩迪亲自颁授。 何国忠于1984年进入马来亚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后留校担任助教,完成硕士学位以后获聘讲师。1995年,何氏获得马来亚大学奖学金,到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深造,1998年考获博士学位。 在马大期间,何国忠曾担任东亚系系主任及中国研究所所长。 2008年,何国忠离开执教多年的马大,上阵竞选居銮国会议席,并在胜选后受委为高教部副部长。在任期间,何氏积极参与高教部的改革工作,其中,他所主导推动的马中与马台文凭互认工作,获得了中国与台湾相关单位的认同与支持,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到中国与台湾修读学位课程的马来西亚学子开拓了更宽广的出路。此外,何国忠也促成了马来亚大学与中国汉办及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合作,在马大设立了全国首间孔子学院。 何国忠自政坛退下以后,依然活跃于学术圈子,笔耕不辍。他目前是拉曼大学学院副理事长、拉曼大学董事。此外,他也受委为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客卿教授、中国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客座教授,参与两校的专题讲座与学术研究工作。 (资料与照片来源: 南洋商报, 19/3/2021) PULSE@FASS e-Bulletin 03/2021https://ebook.um.edu.my/fsss/Bulletin/Issue_03/index.html#p=25

马来亚大学《红楼梦》研究中心组织结构图

HONG LOU MENG RESEARCH CENTRE (HLMRC) ORGANIZATIONAL CHART 2021 更多资讯: 中心简介:http://www.umchinesestudies.org.my/hongloumengresearchcentre/ 中心研究成果:http://www.umchinesestudies.org.my/hongloumengresearchcentre/research/ 中心2021年活动:http://www.umchinesestudies.org.my/hongloumengresearchcentre/activities/ 中心往期活动报告:http://www.umchinesestudies.org.my/hongloumengresearchcentre/activitiesreport/ 欢迎关注和分享“马来亚大学《红楼梦》研究中心面子书主页​(Facebook)”,我们会定期为您带来世界各地的红学资讯, 感谢您的支持与推广!https://www.facebook.com/PPHLMUM/

李奎博士于”中国红楼梦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1年学术年会”宣读论文<马来西亚依藤《红楼梦》研究论述>

2021年7月29日,“纪念新红学100周年、中国红楼梦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1年学术年会”在北京香山饭店举行。此次会议为期三天,由中国红楼梦学会、天津师范大学联合主办,国家社科基金社科学术社团主题学术活动资助。来自北京、上海、天津等全国各地160余位红学研究者将参加此次盛会。 会议共有两场大会主题发言,四组分会场发言,共十八场。与会代表发言涉及如下论题:中国红楼梦学会40年来对红学事业发展的推动;新时期红学40年经验与成就;新红学百年与红学史;《红楼梦》作者家世生平研究;《红楼梦》文本与人物思想主题研究;《红楼梦》戏剧与影视改编研究;《红楼梦》版本、成书研究;《红楼梦》文化研究;《红楼梦》评点与艺术理论;《红楼梦》传播、译介研究等。与会代表展围绕议题展开了富有成效的探讨,并对红学未来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李奎博士于7月31日在会上宣读与本系博士后研究员谢依伦博士合撰的论文<马来西亚依藤《红楼梦》研究论述探析>。 更多资讯: 中心简介:http://www.umchinesestudies.org.my/hongloumengresearchcentre/ 中心研究成果:http://www.umchinesestudies.org.my/hongloumengresearchcentre/research/ 中心2021年活动:http://www.umchinesestudies.org.my/hongloumengresearchcentre/activities/ 中心往期活动报告:http://www.umchinesestudies.org.my/hongloumengresearchcentre/activitiesreport/ 欢迎关注和分享“马来亚大学《红楼梦》研究中心面子书主页​(Facebook)”,我们会定期为您带来世界各地的红学资讯, 感谢您的支持与推广!https://www.facebook.com/PPHLMUM/

讲座回顾:明代白话短篇小说中的文人与商人

主讲人:许晖林(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与文学系副教授) 日期:2021年 6月5日(星期六) 时间:2:00 PM – 4:00 PM 网络平台:CISCO WEBEX 会议室 日前,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与文学系许晖林副教授受邀主讲题为“明代白话短篇小说中的文人与商人”的讲座,本系高级讲师王秀娟博士担任讲座主讲人。此讲座主办单位有:马来亚大学中文系、驻马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马大红楼梦研究中心及马大中文系研究生学会,属马大——台湾讲座系列的讲座之一。这场讲座共吸引逾两百七十位马大中文系本科生、研究生及校外公众参与。 在讲座中,许晖林副教授着重探讨和解读了晚明时期士商混同带来的文人身份认同危机问题。许晖林老师首先回顾了晚明时期士商混同的时代特点,明代中后期商业发展与社会流动,大批士人投入商业活动,商人透过捐纳制度进入士阶层,科举制度与商人文化素养提高,商人成为文人士大夫的经济赞助者,印刷业的发展、商业文化和文人文化、士商利益间的结合,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等给文人的身份认同带来焦虑。晚明文人怎样透过文学去理解跟回应因商人兴起而引发的认同焦虑?许晖林老师具体以冯梦龙的短篇小说《开云庵阮三偿冤债》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为例,做出了细致的解读。 许晖林老师简要介绍了《开云庵阮三偿冤债》的主要内容,陈家小姐玉兰听商人子弟阮三吹箫而芳心暗许,赠与戒指作为表记,阮三相思成疾,后在闲云庵尼姑相助下相会,不料云雨过后阮三当即毙命,玉兰小姐发现自己已经怀孕,当她生下孩子去拜祭阮三时,梦见阮三向她讲述前世冤孽,后来他们的孩子考中了状元。许老师提出此短篇小说为“才子佳人”与“愚行小小说”(folly and consequences)结合的典型,愚行小说主角商人(或手工艺人)因错误的判断而造成灾难,小说开头的道德教训与结尾的轮回报应形成对比。《开云庵阮三偿冤债》取材于《清平山堂话本·戒指儿记》,许晖林老师认为“戒指”隐喻“利害算计的结果”, 戒指首先是信物,后变成几人之手,它的流转与交换体现了某种商业逻辑,暗示了轮回报应,即今生的福报是前世做善事的结果。而这个善事在这里指的是捐香油钱,是一种世俗化的佛教因果报应,暗含一种商业逻辑:人生被认为是一本账簿(功过格,记录个人“功”、“过”的账簿),实际上是“加减”道德商业逻辑再叙事上的表述。 接着,许晖林老师又具体解析了冯梦龙的另一短篇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着重关注小说中体现出的士商关系和儒家知音传统。富家公子孙富因杜十娘的一曲《拜月亭·小桃红》就辨识出她的身份,对十娘心生贪慕,趁与李甲饮酒之机巧言离开,诱惑并使李甲以千金银两之价把杜十娘卖给了他。许老师说提出商人流动带来的焦虑不仅是士商之间关系的变化,还包括文人与文人、文人与情人、君主与臣子关系的改变,传统才子佳人的文人时代过去,商人文人的时代来临。许晖林老师还就杜十娘最终的控诉:“妾椟中有玉,恨郎眼内无珠”进行分析,该句出自韩非子“买椟还珠”的典故,同时也出自论语,表达杜十娘对李甲不识货、不是知音的愤恨。十娘走出妓院,为的就是觅得良缘,相老终生,孰料风尘七年挑选的真命天子却可以为钱将其转卖,可见李甲自始至终就当十娘是商品。当十娘取钥开锁,将那一层层的翠羽明珰、玉箫金管、古金紫玉悉数投江之时,她悲愤的情绪也不断上推,一片片剥除了心中对李甲最后的保留,纵使痛骂孙富破人婚姻,也无法挽回李甲负心的事实,“妾椟中有玉,恨郎眼内无珠”呈现的是十娘撕肝裂胆的血泪控诉,人财两失的李甲和孙富是否受到报应已不重要了,词句一语双关道出了论语儒家的知音传统早就不是文人独占,已经开始思考商业价值在儒家传统中的重要性。 就文人如何回应士商混同焦虑的问题,许晖林老师在明代白话短篇小说中得到的答案是“理解”而非“捍卫”。文人所面对的来自商人的挑战,商人如何获得他们自己的声音,“才子佳人”的故事、传统儒家的“知音”传统成为文人和商人争夺的概念。而隐含在明代文学中的商业逻辑体现出商人才是知音话语传统的操作者,“才子佳人”的故事也是为商人的逻辑服务的。 进入交流时段,出席者积极提问。许晖林老师也针对提问,与参与的师生进行交流。 文字记录:舒子芩(马大中文系在读博士)

大观园的空间文化

我们此次特请了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的欧丽娟教授,为我们带来一场关于大观园的空间文化的讲座。有兴趣的朋友赶快把以下的详情记录起来,届时和我们一起走入《红楼梦》的大观园。 【大观园的空间文化】主讲者:欧丽娟(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日期:2021年6月13日(星期日)时间:下午2时至4时平台:Cisco Webex会议号码: 158 962 0108会议密码: SPATIALCULTURE12 【主讲人简介】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现任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多年来从事唐诗、《红楼梦》、中国文学史的研究。着有《杜诗意象论》、《唐诗的乐园意识》、《诗论红楼梦》、《红楼梦人物立体论》、《唐代诗歌与性别研究:以杜甫为中心》、《大观红楼(综论卷) 》、《大观红楼(母神卷)》、《唐诗的多维视野》、《大观红楼(正金钗卷)》、《红楼一梦:贾宝玉与次金钗》等书,并编撰《唐诗选注》、《大唐诗魁:李商隐诗选》、《李商隐诗歌》、《惊艳唐诗》、《欧丽娟品读古诗词》。曾获台大「杰出专书奖」与「杰出教学奖」、「2015全球开放教育联盟杰出教学者奖」等。

高级讲师王秀娟博士和孙彦庄博士 于研讨会发表论文

2020年12月6日,“《红楼梦》跨文化研讨会”于线上召开,本系高级讲师王秀娟博士与高级讲师孙彦庄博士于该研讨会合作发表了论文〈马来西亚《红楼梦》的教学与传播〉。 该研讨会由中央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部主办,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北京曹雪芹学会《红楼梦》研学基地共同承办,并由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协办。此外,中国红楼梦学会为这场研讨会提供了学术支持。 该研讨会中,数十位研究者围绕“《红楼梦》海外翻译与传播”及“《红楼梦》少数民族译本及传播”两个议题展开学术讨论。本系高级讲师王秀娟博士与高级讲师孙彦庄博士于“《红楼梦》海外翻译与传播”场次合作发表了论文〈马来西亚《红楼梦》的教学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