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课程回顾:马大中文系.台湾文学的摇篮:马来西亚推动台湾文学计划——「台湾诗歌翻译比赛与在线点评」 21 Sep 2021 台湾诗歌翻译比赛日期:2021年8月7日——2021年8月27日 在线点评日期:2021年9月3日 地点:Cisco Webex 马来亚大学中文系、驻马来西亚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和「台湾文学的摇篮:马来西亚推动台湾文学计划」联办了「台湾诗歌翻译比赛」,收稿日期为2021年8月7日(星期六)至8月27日(星期五),此次参赛作品共有91篇。「台湾诗歌翻译比赛」的在线点评则于2021年9月3日(星期五),下午8时至10时,于网上Cisco Webex平台进行,共有142人出席。 此次分别从台湾文学工具箱及马来西亚国中/独中华文教科书上选出六篇台湾诗歌: 台湾文学工具箱 马来西亚国中/独中华文教科书 杨泽《雨日·女人no.12与35》 余光中《今生今世(〈母难日〉三题之一)》 周梦蝶《菩提树下》 郑愁予《错误》 向阳《阿爹的饭包》 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参赛者可从中挑选段落(不少过10行)将其翻译成马来文或英文。当中翻译成马来文的一共有39人,翻译成英文的则有52人。在这六篇诗歌中,最多人选择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33%)进行翻译,其次是余光中《今生今世(〈母难日〉三题之一)》(30.8%),其中原因可能在于这两篇诗歌不论用英文或是马来文都比较容易翻译,再来诗中意境也比较容易领略,因此多数参赛者都选择这两篇诗歌进行翻译。最少人选择的是周梦蝶《菩提树下》(5.5%)和杨泽《雨日·女人no.12与35》(6.6%),次数最少的原因在于这两首诗都不容易进行翻译,周梦蝶《菩提树下》的意境较为晦涩难懂,而杨泽《雨日·女人no.12与35》中的一些词语则难以找到合适的字翻译。向阳《阿爹的饭包》有15.4%,即14人选择翻译;郑愁予《错误》则是8.8%,有8人选择此诗进行翻译。 此次比赛的评审为马华作家林健文和吕育涛。林健文毕业于马来西亚工艺大学工业科学系,曾参与工大文学组织「孤舟工作室」,出版合辑《本城花展》。他的创作以诗为主,曾获星洲日报第六届花踪文学奖新诗推荐奖、第四届花踪文学奖新诗佳作奖等,并有部分作品收入《马华文学读本I──赤道形声》及《有本诗集:22诗人自选》。吕育涛则是毕业于美国康贝尔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现为投资银行计算机部资深经理。其曾获台湾时报文学奖、花踪文学奖、海鸥文学奖、马来西亚优秀青年作家奖等,着有诗集《在我万能的想象王国》,《黄袜子·自辩书》等。 在91篇参赛作品中,初审阶段便挑选了30篇作品,其中翻译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和余光中《今生今世(〈母难日〉三题之一)》各有7篇,杨泽《雨日·女人no.12与35》有5篇,向阳《阿爹的饭包》和周梦蝶《菩提树下》各四篇,郑愁予则有3篇。 在在线点评环节中,林健文和吕育涛先为大家讲解翻译的定义,之后再说明他们的评审标准。翻译涉及原文语境的转换和重构,来获取文本的信息。两位评审认为翻译行为并非一种寻找同义词的单纯机械性的事情。在进行翻译时,不能对作者在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个性特征有减损,也不可增补。他们也认为译者应当努力消除原语和目标语之间因时间距离和语言差异所造成的误解,从而达到对作者思想的准确理解与解释。 在进入作品点评之前,他们也对以上6篇台湾诗歌进行简单的解析。余光中的《今生今世(〈母难日〉三题之一)》里有三首可让参赛者选择要翻译的段落,即「今生今世」、「矛盾世界」和「天国地府」。「天国地府」讲述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和纠缠,故以脐带和电话线形容其思念是非常贴切。第83篇作品只选择了当中的一小段进行翻译,即从「但是她住的地方 不知是什么号码」至「那不耐的接线生 卡挞把线路切断」。这让两位评审感到十分惋惜的,因为他们认为只翻译一小段很难表现原文的意思,至少要翻译到「算是电线呢 还是若断若连的脐带」这一行才算能表达出脐带和电话线之间的意义,否则就失去了作者在原文里企图连接人间和地狱的想象。第42篇作品选择了「今生今世」进行马来文翻译。两位评审赞赏该译者的翻译很好,翻译作品中情绪的转换和原文非常接近。同时,译者使用了马来文「aku」(我)和「kamu」(你)的简写「ku」和「mu」,让译文读起来更有亲切感和顺口。第35篇作品则选了「矛盾世界」进行英文翻译。两位评审表示「矛盾世界」是延续了「今生今世」中叙述作者与母亲互动的情怀,主要的意思在于表达快乐/悲伤,哭/笑,天/地等之间的情绪转换与描写,而第35篇作品有把作者主要情绪表达出来。 在这六篇台湾诗歌中,两位评审一致认为向阳《阿爹的饭包》是较容易进行翻译的,因为诗歌内容贴近马来西亚甘榜(kampung)生活,以马来班顿(pantun)或马来诗歌(sajak)形式进行翻译的话便容易显现浓厚的乡村味道。两位评审评论第67篇作品的一些部分过于直译,作品虽以马来文翻译,但翻译手法偏向英氏诗歌,而马来文诗歌会如同原作一样倾向于断行式。两位评审赞赏第1篇作品的翻译相当好,但似乎犯了一个小错误,就是改变了原诗的格式。此作品以马来文写成班顿的格式,使翻译作品有了增加或删减原文的特性。 两位评审认为杨泽《雨日·女人no.12与35》这首现代诗非常有英式诗的味道,杨泽眼睛看到的情景其实反映了一个时代和一代人的感觉与思想。诗中的「水银路灯」、「Kent牌香烟」、「大粒钻戒」、「霓虹的红雨」等字眼难以找到适当的英文词汇或马来文词汇替代,对译者来说是较为困难的部分,而他们认为第66篇作品的翻译较为贴近原文的意境与氛围。 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是最多人选择翻译的诗歌。两位评审认为这首诗带些禅意,以翻译方式来完全表达诗中的意思是有些困难的,因为这首诗隐约间说的是缘分,但最美丽的其实还是等待,即遇见以后也是下一次等待的开始。他们认为第40篇作品写得很好,有把原作的意思表达出来。 林健文认为郑愁予《错误》是很难翻译的诗,文中的「江南」、「三月」等字眼带有一定的地点和时间意义,直译便会带不出原文的感觉。在所有《错误》的译文作品中,许多参赛者把「江南」翻译成「Jiang Nan」或「Yangtze River」,林健文表示如果读者是非华裔的话,他们或许就感觉不出「江南」一词的文学意义。另一篇比较难翻译的是周梦蝶《菩提树下》,尤其是禅意的部分,要如何让在翻译的过程中让读者读出中文诗歌里的禅味是非常考验译者的功力。吕育涛以第16篇作品为例,表示该译文属于直译式,没有表达出禅意,因此读起来也失去其原味。 最后,林健文与吕育涛一起揭晓成绩来结束此次的在线点评。成绩揭晓的结果如下:…
动态… 课程回顾:马来西亚推动台湾文学计划——第二期「中学华文教科书——台湾文学鉴赏」第五堂课 19 Sep 2021 日期:2021年8月27日 地点:Cisco Webex 由马来亚大学中文系、驻马来西亚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和「台湾文学的摇篮:马来西亚推动台湾文学计划」联办的第二期「中学华文教科书——台湾文学鉴赏」第五堂课于2021年8月27日 (星期五),下午8时至10时,于网上Cisco Webex平台进行,共有275人出席。 课堂首先开始的是电影《亮亮与喷子》的导读,导读者为《亮亮与喷子》导演李宜珊和文学创作者林牧民。李宜珊导演毕业于国立台湾艺术大学应用媒体艺术研究所,创作范围涵盖纪录片和剧情片,现为独立制片工作者与大学讲师。其曾获金钟奖最佳剪辑奖,并以《亮亮与喷子》(2017)获金马奖最佳创作短片。林牧民则是Kuala Lumpur Steiner Education的中文教师,目前经营「海希讲堂」这个以中国通史以及文学写作为主的在线平台。《亮亮与喷子》讲述十八岁正值青春年华的亮亮,为帮助家计在外打工,没有继续念书,更没有正常女孩的生活,身上又常要揽一个哥哥和前女友生下却又无法照顾的孩子喷子。这天是亮亮的生日,她满心期待和康仔约会,但母亲临时又把喷子丢给她,气闷的她又无法放着不管,想着究竟该怎么把喷子给脱手。李宜珊导演表示她回顾这些年自己的作品较常书写女性,而她发现这和她的成长过程有很大的关系,即使在懵懂阶段学习创作的时候也是本能地去选这样的题材。这是因为她从小对于性别感到十分困惑,尤其作为生理女性,会有种作为生理女性是二等军的感觉。因此后来学习创作时,她便想要藉由创作来谈女性。其中一位与会者提问关于戏中亮亮在镜头前换内裤或是撒尿,因此这位与会者好奇类似的裸露画面是否有必要。李宜珊导演表示摄影机是一个纪录片的眼睛,现场中摄影机和演员的表演撞击起来,摄影机以记录活动的方式拍下来。李宜珊认为当裸露镜头被放置在女性情欲片时会不会轻易被合理化,可是在写实片中出现类似的裸露镜头时,大家便会疑惑这样的画面是否有必要出现。至于撒尿的部分,李宜珊导演表示「尿」的意象其实贯串了整部电影,除了亮亮的尿,还有喷子的尿、天台上的鸟和一排房子都在排泄,而排泄在片中变成了「因为我不说话,或是没人听我说话,因此那是一个最笨的展现情绪方式」,这也是为什么最后会决定把亮亮撒尿的画面剪辑进电影当中。林牧民则认为虽然电影中有些镜头会冒犯到观众,但是这些镜头反而可以让人去反思为什么这些镜头会让人如此反感。究竟是这个作品不符合道德原则,还是有一些被文明压在底下的东西我们不希望冒出来?林牧民进而表示大家可以藉此反思大家认定艺术通常是带来真善美这些正面价值,而这些正面价值在这个时代里是否还是一百巴仙需要追求的东西。 接下来便到文学鉴赏的部分。第一篇鉴赏的文本是选取自马来西亚国中三年级华文教科书的周芬伶〈伞季〉,由方肯负责鉴赏。方肯除了是马华作家之外,也是一位自由文字工作者。其曾获全国嘉应散文奖、台湾时报文学奖、海鸥文学奖、香港青年文学奖、马华儿童小说创作奖等,并着有长篇小说《海峡边城》、散文集《啃日子》、儿童小说等。方肯先为大家介绍此次文本的作者周芬伶。周芬伶,毕业于国立政治大学中文系、东海大学中文研究所,现为东海大学中文系教授。周芬伶的作品以女性书写闻名,文字间既有感性的流畅,亦有精细的修饰,着有的作品有《绝美》、《汝色》、《北印度书简》、《花东妇好》等。〈伞季〉收录于《绝美》,创作背景源自于「春天」有关的邀稿,属抒情文。〈伞季〉一文首先点名了「雨季」和「伞季」的关联,并抒发伞下的情怀。之后周芬伶叙述自己与伞的经验,再通过自己爱上油纸伞而联想到《白蛇传》的故事。最后,周芬伶总结她自身对伞、对雨的情感,抒写撑伞所带来的感悟,以及对雨的眷恋。〈伞季〉一文充斥着多情的笔调,周芬伶在文中有对花的怜惜,象是「花在雨中凋零,辗为尘化为泥,活得灿烂,死得凄凉」、「看花儿跌落时是否摔疼了?」。文中也呈现出周芬伶丰富的联想力,象是在买伞时「觉得自己是混进如图的浪荡子」,或是再买油纸伞时「遐想也许在下个街角,会迎面撞见寻觅爱情的白娘子和小青,她那洁白的身影是雨中的白莲,不知如今她心中是否有怨?」。除此之外,〈伞季〉一文也使用许多修辞,像是顶真(我们撑着伞换换走过,走过四季)、排比(伞的中心,梦的中心)和引用(就像「三堂会审」中苏三的唱词:「三万六千两一旦化为灰尘!」)。 第二篇鉴赏的文本是选取自台湾文学工具箱中的周芬伶〈衣魂〉,由王钰婷教授负责鉴赏。王钰婷教授毕业于成功大学台湾文学系博士,现任职于台湾清华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其研究领域为台湾战后女性文学、散文研究、台港文艺交流,并着有《女声合唱—战后台湾女性作家群的崛起》(2012)、《身体、性别、政治与历史》(2008);并编选《台湾现当代作家研究资料汇编:郭良蕙》(2018)、《台湾现当代作家研究资料汇编:艾雯》(2013)、《台湾现当代作家研究资料汇编:锺梅音》(2014)。〈衣魂〉收录于《恋人物语》,文中除了叙述周芬伶对衣物的回忆,所探讨的课题有女性与婚姻中的角色与适应、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女性定位、女性自我主体性的萌发、女性与边缘弱势书写等。在此文中,衣柜是一个家庭权力的角力场,也是女性打游击战的方式,「因为意识到在这里生存不易」。母亲教会周芬伶的是婚后如何以衣柜抢占房间的基地,为她扳回一城。衣柜也是新婚时的情感寄托,「衣柜一打开总有什物掉下来,我们犹能翻滚嬉笑,写作时依偎着衣柜,挪出一尺见方的空间,在稿纸上创造另一个想象的次元」。文中也不乏认知自我的服装语言,象是周芬伶同时害怕别人的注意和漠视,认为很难拿捏装扮尺寸,她认为她的服装语言是「不切主题,失心丧魂」。又或是在描写衣服挂在衣柜时形容「一缕缕衣衫垂挂在衣柜时是如此安适,仿佛已经找到灵魂的依归」,然而当衣服住下时,心灵已然远走。逃离婚姻后,周芬伶意识到「美丽的衣裳只是暂时的伪装,衣柜也只是最后的栖息地」,逃离婚姻的她开始了倾听自我的内在之音。周芬伶的〈衣魂〉以衣柜为喻,呈现出女性在婚姻中的权利争斗。告别婚姻,也意味着告别衣柜中的华美收藏,同时也迈向女性内在的觉醒历程。 文字报导:陈洁仪(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台湾文学的摇篮:马来西亚推动台湾文学计划项目人员)
动态… 课程回顾:马来西亚推动台湾文学计划——第二期「中学华文教科书——台湾文学鉴赏」第四堂课 15 Sep 2021 日期:2021年8月20日 地点:Cisco Webex 由马来亚大学中文系、驻马来西亚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和「台湾文学的摇篮:马来西亚推动台湾文学计划」联办的第二期「中学华文教科书——台湾文学鉴赏」第四堂课于2021年8月20 (星期五),下午8时至10时,于网上Cisco Webex平台进行,共有263人出席。 课堂首先开始的是电影《巴克利蓝的夏天》的导读,导读者为《巴克利蓝的夏天》导演勒嘎·舒米和文学创作者林牧民。来自阿美族的勒嘎舒米从城市独自返乡,拿起摄影机将镜头对准着自己的部落和母亲,于2013年时完成了个人首部纪录片作品《海稻米的愿望》,从此便开始了影像创作的生涯。2015年与郑有杰导演合作,从《海稻米的愿望》发想改编,并共同执导了首部剧情电影《太阳的孩子》,并获得第十七届台北电影节观众票选奖、金马奖最佳电影原创歌曲等多项提名。2016年拍摄剧情短片《ILISIN》,获得台北、高雄、香港InDPanda等国际电影节放映,并获第五届印度德里国际短片影展奖。2017年拍摄电视电影《巴克力蓝的夏天》,荣获第52届金钟奖三项提名、入选香港亚洲电影节、并获美国休斯敦国际电影节「剧情长片青少年电影金奖」。2018年拍摄十年国际计划《十年台湾》赴台东兰屿拍摄剧情短片「恶灵罐头」,并入围第二十届台北电影奖、第二十三届BIFF釜山国际影展。2019年制作原住民族文化事业基金会『我,存在-原住民影像纪录片』《源起PUKPUK》。2020年拍摄制作台湾与冲绳的纪录片《我们在岛屿歌唱》,并于2021荣获拉斯维加斯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纪录片、伊斯坦堡电影大奖最佳纪录片、加里富纳国际原住民电影节最佳纪录片等。林牧民则是Kuala Lumpur Steiner Education的中文教师,目前经营「海希讲堂」这个以中国通史以及文学写作为主的在线平台。《巴克利蓝的夏天》讲述从小在外求学的阿美族青年 Futing,为了照顾外公而返回花莲部落。从都市回到原乡,一切都很不习惯,早餐由奶茶三明治变成原住民传统料理;部落礼节、仪式、捕鱼等等,全部都要从头学习适应。而家乡还有一个海祭的传统,相传部落的男性必须在成年礼当天,游到漂浮于外海的「巴克力蓝」小岛,才算真正的勇士。在结识了一位来到部落打工换宿的女孩后,让Futing对于故乡的一切慢慢燃起了兴趣,在这趟寻根之旅中,重返海洋,拥抱土地。 林牧民请勒嘎舒米导演分享最初回到部落并拿起摄影机的原因。勒嘎舒米导演表示他当初回到部落是想修补跟母亲的关系,但大家对他回来的决定都感到不理解,因为那时的他还年轻,可以有选择去到外面的世界打拼。他花了约两、三年的时间去摸索自己回到部落的真正原因,当中也是因为妈妈的关系才开始扛起摄影机,帮忙拍摄部落,作为记录。勒嘎舒米导演在电影里拍摄了许多阿美族的特色料理的画面与捉捕,林牧民遂请勒嘎舒米导演分享电影中食物特写的原因。勒嘎舒米导演表示在构思电影时便希望电影可以回归最原始的状态,并说他在回部落一开始食用部落料理时是非常不习惯的,是到后来才开始慢慢接受。他觉得这过程十分有趣,因为那本来是他抗拒的东西,但吃着吃着就开始接受,而这接受不是味蕾上的接受,而是文化上的接受。很多人认为文化认知很难理解,于他而言,生活会造成一个文化的产生,依着部落的生活而学习生活才可以感受到那文化层面所带来的意义。因此,勒嘎舒米导演才会刻意去描写一个民族如何温饱自己,因此希望透过《巴克利蓝的夏天》去叙述部落写实的部分。 接下来便到文学鉴赏的部分。第一篇鉴赏的文本是选取自台湾文学工具箱的瓦历斯·诺干〈关于泰雅〉,由吴淑慧助理教授负责鉴赏。吴淑慧助理教授毕业于辅仁大学中国文学博士,现任职于辅仁大学全人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其著作有《李卓吾批评容与堂本《琵琶记》研究》 自印本、《李渔及其《十种曲》研究》 自印本、《应世宝典──中文in用文全攻略》(合著) 中原大学国文教学会、《读享经彩──阅读古人生活美学》(合著) 台湾国家图书馆,近年发表单篇论文有〈重像、互文与流寓──李渔《意中缘》女性戏曲评点视阈〉、〈后疫情时期动漫产业的再生与展望──以东立出版社ACG产业部门为探讨对象〉、〈历史语境的裂解与松动── 从国光剧团《阎罗梦》、《青冢前的对话》、《西施归越》谈起〉等。吴淑慧助理教授先为大家介绍作家瓦历斯·诺干。瓦历斯·诺干为台湾泰雅族作家,出生于台中县和平乡Mihu部落,属于Pai-Peinox群。汉名吴俊杰,早期使用瓦历斯·尤干为族名,后来返回部落投入田野调查,发现名字拼音上的错误,而正名为瓦历斯·诺干。早年阅读周梦蝶、余光中、洛夫、杨牧等诗人作品,后来受吴晟影响,开始注重劳苦大众的生活。他最初以笔名柳翱发表第一本散文集《永远的部落》,价值观和文化观接近汉人,直到1990年代开始创办原住民文化刊物《猎人文化》和「台湾原住民人文研究中心」,展现泰雅族的文学风格。其曾获多项重要文学奖,1996年以〈伊能再踏查〉获得时报文学奖新诗类评审奖,之后出版散文集《戴墨镜的飞鼠》,确立写作方向。瓦历斯‧诺干认为诗是最容易写的文体,因为每个人生下来都具有内在的诗情。同时写诗反映的是一个人直观的能力,是一种「看到什么就写什么」打破既有的规律的想象。近年来他提倡二行诗,乃是对现代诗过于「艰深晦涩」的反思。这是因为他认为二行诗具有二种功能:一,直观的理解,也就是对于现实的感受;二,想象力的实现,针对直观加以想象。此外,他认为诗是一座山的金矿,而散文则是山林,至于小说则是一座小山,如何翻山越岭有赖小说家的功力,也是他面对小说的谨慎心情。之后,林淑慧助理教授为大家说明原住民文学和泰雅文学,并在进入文本分析前为大家介绍泰雅族的习俗,以便让与会者更深入进入文本中的词义。〈关于泰雅〉选自1999年瓦历斯·诺干《伊能再踏查》一书,全诗以一个泰雅族父亲的角度,展现对初生孩子的深情,写出生时的期望与命名时的慎重。提醒族人与孩子,要以泰雅族为傲,延续泰雅生命、传承泰雅文化的使命为荣。诗中显示父亲孩子无尽的慈爱,澎湃中有内歛,蕴藉中有豪情。〈关于泰雅〉中的〈出生祷词〉如同一只摄影机,全程录下新生儿出生的过程:「婴儿就要出生」、「很快地,你就要出来」、「快快出来,孩子」、「出来让我们见面」、「出来了,婴儿出来了」。每一小节展示出生急切感,都有父亲的期待与喜悦,掩不住对新生儿浓得化不开的深情,间或杂以对泰雅族身处自然环境壮阔的譬喻修辞。〈出生祷词〉句句洋溢着兴奋、热情的语调,读来有如泰雅族歌谣,有回音缭绕山谷,有悠远不绝的节奏感,模拟一个父亲期待孩子降生的心跳节奏。瓦历斯‧诺干运用祷祝语调,以及童话式的情境安排,使此诗在兴奋期待之外,增添期待新生命传承的神圣感。延续〈出生祷词〉对孩子的期许,〈给你一个名字〉中的每节皆以「孩子,给你一个名字」为开头。诗中显示名字所代表的,不仅只是个符号,而是更深更广的生命与文化。孩子的名字不仅连结「母亲」的血脉,同时还有「父亲」的雄伟和「祖父」的骄傲。最后,吴淑慧助理教授认为台湾原住民从自然的意象发现生命投影,从灵魂的底层寻找到人(Atayal)的元素。原住民名字连接父亲与孩子的名字时,彷彿傲然的山矗立在台湾的土地上,也彷彿河川从高山绵延至海洋。 第二篇鉴赏的文本是选取自马来西亚国中四年级教科书中的瓦历斯·诺干〈荒野发声〉,由刘育龙负责鉴赏。刘育龙毕业于马来亚大学物理系,现任出版社出版经理,也是著名马华作家。其曾获国际扶轮青年文学奖(微型小说)、花踪文学奖(新诗组)、嘉应散文奖、韦晕文学评论奖和诗人杯评审奖等。著作有诗合集《旧齿轮No.6》和《有本诗集》、 诗集《哪咤》和《希望之岛》以及文学评论集《在权威与偏见之间》。自2016年起连续五届担任马大中文系和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联办的「深耕创作课程」的新诗班和微型小说班的导师。在进入文本分析前,刘育龙先为大家定义何为「荒野」,并从20世纪初的约翰・缪尔(John Muir)和老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总统看待自然生态的理念说起,而他本人认为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和飞禽走兽,还有现代文明携来的干扰、污染和破坏,都是属于「荒野的声音」。〈荒野发声〉选自瓦历斯·诺干的《番人之眼》,叙述原住民部落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包括: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经济弱势和文化流失等。「荒野」指位居深山的原住民部落和周围环境,隐含相对于文明城市的意思;「发声」则是指在「荒野」这片土地上,所发出的种种信息。文中不断看到瓦历斯·诺干以问句开头,以问句结尾,提出一次比一次沉重的质问,藉此带出「我」对现代文明在部落的破坏感到担忧和愤怒以及对自己部落的惋惜。全文以第二人称为叙述对象,即疲惫的上班族、迷路的旅行者和做田调的研究生,在「我」的眼中化为每一个「你」, 「我」质问他们听见、看见了什么,而那又是否是荒野的声音?瓦历斯·诺干用三个明显的角色,来带出外人对山中部落自以为是的了解。刘育龙认为文中提到的这三种人其实可以是任何人。他们可以是任何带着生活压力而来到荒野的人、任何亟欲找寻目标与得到的人、任何做了充足准备却带着偏见而来的人,都会错过荒野的声音。所有的外来者,都只能看见或是听见荒野的表象,而不能深入理解荒野的哀愁与美丽。全文以「你」为叙述对象,这是一般散文中比较少见的。这样的叙述方式,好像是作者在对读者说话。这个读者,可能是来山里度假的旅客,也可能是热爱自然的旅行者,或是做田野调查的研究生,更可能是住在遥远的文明世界的一般人,如你和我。这些「你」的共通性是大多只关心自己的生活,对于山野荒林,都只将它想象为旅游或是休闲的景点,或是掠夺以致富的对象和研究的客体,并不曾真正关心、理解或是帮助它,这的确是大多数城市人对原住民部落的态度。文中也一直在重复提问「你听到了吗?」、「你听过吗?」,而在文学作品中,一再重复一句话,尤其是疑问句,往往带有强调、提醒或是讽刺等意在言外的含义。本文也运用了许多设问修辞手法,而「设问」是含刺激性质的表达方式,比平直叙述更能激发思考,使用在文中也有与读者互动的效果。本文第一段、第二段、第五段、第八段和第十段所问,其实都是在表达一个意思:「你」没有听见荒野的声音。瓦历斯·诺干问而不答,一直到第八段和第十段才作出答复,其用意在于激发读者去思考「听不到的原因何在」,同时也带着一些「天何言哉」的意思,就像荒野从不给我们答案,我们却都能从荒野中找到真理。最后,刘育龙为此文进行总结。他认为一个文化的兴衰,固然是很残酷,尤其是没有文字的文化,附有价值却难以保存。读了这一篇文章后发现「荒野的声音」跟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并不是全部美好,也含着残酷和惋惜。刘育龙因此希望下次大家走入山林时,可以仔细聆听,但不是只听到风吹发梢,虫鸟鸣叫,也要听到现代文明跟部落文明战斗的声音,也别忘了世界各地还有许多崇敬大自然和土地的人在努力奋斗。 此外,这次的鉴赏课也特邀作家瓦历斯·诺干莅临现场,给参与的学员一个意外的惊喜。刘育龙藉此机会向瓦历斯·诺干询问自发表〈荒野发声〉之后泰雅族的生活是否有任何改变,希望对此可以获得更详细的了解。瓦历斯·诺干便为大家介绍他的作品《七日读》,里头有许多荒野和灾难的叙述,也大致说明了这二十几年来台湾原住民的变化。瓦历斯·诺干认为他们还在跟大自然搏斗,也在所谓的文明不断进来之后,原住民语言也被纳入现代体系中。换句话说,在整个现代化的过程里,原住民依旧遭受某种程度的伤害。之后,马华作家林健文为瓦历斯·诺干和与会者们补充说明马来西亚原住民的情况,并希望有机会再进行一场台马原住民文学的交流。 文字报导:陈洁仪( 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台湾文学的摇篮:马来西亚推动台湾文学计划项目人员 )
动态… 课程回顾:马来西亚推动台湾文学计划——第二期「中学华文教科书——台湾文学鉴赏」第三堂课 8 Sep 2021 日期:2021年8月13日 地点:Cisco Webex 由马来亚大学中文系、驻马来西亚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和「台湾文学的摇篮:马来西亚推动台湾文学计划」联办的第二期「中学华文教科书——台湾文学鉴赏」第三堂课于2021年8月13日(星期五),下午8时至10时,于网上Cisco Webex平台进行,共有282人出席。 课堂首先开始的是电影《我叫阿铭啦》的导读,导读者为《我叫阿铭啦》导演陈芯宜和文学创作者林牧民。陈芯宜是位影像创作者,作品横跨多个领域,包含电影、纪录片、实验影像与作曲配乐。拍摄的主题大多与人文、艺术相关,擅长利用魔幻写实的手法,突显现实的荒谬性,用以陈述更大的结构问题,并藉由人物角色、生活处境的深刻刻画,传达对时下社会环境的长期观察。其以影像作为一种媒介,探寻追问生命的本质。过去曾为许多影片及剧场制作配乐,因此其影像作品总是充满节奏感,具有丰富的音乐性。 陈芯宜的作品曾入围柏林影展、釜山影展、瑞士佛瑞堡影展、法国克蕾泰依女性影展、加拿大温哥华影展、南非德班影展、西班牙巴塞隆纳亚洲电影节、美国西雅图国际影展、金马奖、台北电影奖、高雄电影节、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等国内外影展奖项或参展。林牧民则是Kuala Lumpur Steiner Education的中文教师,目前经营「海希讲堂」这个以中国通史以及文学写作为主的在线平台。《我叫阿铭啦》讲述一个老游民「阿铭」无意间在垃圾回收厂里捡到一台V8。影带里和乐家庭的影像触动了阿铭的想望,于是他到处跟游民朋友炫耀,谎称那是他的家人。另一条主线则讲述一个徘徊在现实与梦境边缘的少年,他曾经以一部小说获得百万文学奖,却因创作压力逼使他逃离正常的社会,游荡、嗜睡,到处搜集别人的故事。生活对他而言,既像一曲幻梦,也像构思许久的第二部作品。就在这遭人遗忘的城市边缘,这群游民时时擦身而过,经由女记者采访的穿针引线,牵引出因工伤而流落地下道弹琴走唱的勇伯、状似疯癫却真诚可爱的阿春和阿不几,以及一幅幅欢笑和血泪交织的游民图。 《我叫阿铭啦》是陈芯宜导演的第一部电影作品。陈芯宜导演一开始接触游民课题是源自于本科读书时的课业,尽管已顺利完成作业,但对陈芯宜导演而言,她觉得自己没有真正了解游民,因此她决定主动去找游民们聊天,跟他们成为朋友,做深入的交谈。林牧民便请陈芯宜导演分享她和剧中主角颜木村的邂逅以及整部剧拍摄过程时的相处模式。陈芯宜导演表示因为她和她的团队都是新人,没办法请到知名演员拍戏,所以便朝素人的圈子物色演员。她是在一个办桌上认识了颜木村,官员到来时只有他站起来拍手欢迎,令她印象深刻,遂便邀请颜木村拍戏,担任此剧主角。林牧民表示他在看这些素人演出时,觉得这些素人的有些演出做到了演员没有的真实感,他好奇剧中的对白都是随性脱口而出,抑或是照剧本而走。陈芯宜导演指出剧中老游民教导年轻游民的画面都是老游民们现实生活中的经验。 接下来便到文学鉴赏的部分。第一篇鉴赏的文本是选取自马来西亚国中三年级华文教科书的蒋勋〈石头记〉,由刘雅琳博士负责鉴赏。刘雅琳博士毕业于马来亚大学中文系,现于玛拉工艺大学担任中文组高级讲师,曾发表过〈宗教境界的追求: 马华佛教散文中禅宗典籍的引用〉、〈何乃健与林清玄佛教散文比较〉、〈抒情中的人道主义:马华佛教散文中汉传佛典的再呈现〉等。刘雅琳博士先为大家介绍台湾知名画家、作家蒋勋。蒋勋出生于西安,战后举家移居台湾,自小成长于台北大龙峒,高中就读台北市私立强恕高级中时遇到陈映真。蒋勋目前为专业美学演讲者,曾于池上驻村,致力艺术推广。作为美学演讲者,蒋勋认为美其实很简单,美就是回来做自己,并带着善意。蒋勋2001年以前的散文多呈现小品文的形式,意象鲜明,风格耽美;2001年以后的作品多为跨文类书写,主要的散文议题围绕在「孤独美学」、「人文关怀」、「生活美学」和「生命省思」,兼具理性与感性。蒋勋〈石头记〉出自于蒋勋的第一本散文集《萍水相逢》,是一篇咏物散文,藉由描写一块奇石来阐述对人生的看法:人间激昂的爱恨情仇与挣扎磨难终会随着时间而逝去,但那过程所留下的痕迹却可使后人思索,并从中体会生命和情感的庄严美丽。接下来,刘雅琳博士进入文本细读的部分,把文中12个自然段分成5个意义段,从阐述石头的外形引发的联想,再交代石头的出处与所在的地理环境,透过大自然的运动形式联想生命的过程,从中领悟人生如石,繁华幻灭、爱恨情仇都是人生的组成部分,值得大家去敬重和珍视。 第二篇鉴赏的文本是选取自台湾文学工具箱中的蒋勋〈恒久的滋味〉,由张俐璇副教授负责鉴赏。张俐璇副教授毕业于台湾成功大学台湾文学博士,现为国立台湾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副教授。其主要研究领域为战后台湾文学、民国文学、戒严时期文艺报刊研究等,并着有《两大报文学奖与台湾文学生态之形构》(2010)、《建构与流变:「写实主义」与台湾小说生产》(2016);与台大台文所研究生合作有桌游《文坛封锁中》(2019)。蒋勋〈恒久的滋味〉中以食物的味道来回忆人生过程。像蒋勋小时候喜欢吃糖,甜的滋味停留在孩童时代的记忆;身体发育之后则喜欢上了酸味,于蒋勋而言,青年时期的自己就象是没有熟透的果实,透着一种青涩的酸味,而那种酸就象是在生命里初尝到失落、惆怅,一种属于年轻人不严重的感伤;在母亲临终一刻才终于学会品尝苦味。在蒋勋的记忆里,最不能忘却的滋味是母亲的菜饭里,是米麦五谷的平淡,那些五谷的香好像在土地里、阳光里和雨水里的麦子将其饱实的生命给了蒋勋,平淡悠长而沉着,是所有滋味之上的恒久滋味。 文字报导:陈洁仪(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台湾文学的摇篮:马来西亚推动台湾文学计划项目人员)
动态… 课程回顾:马来西亚推动台湾文学计划——第二期「中学华文教科书——台湾文学鉴赏」第二堂课 1 Sep 2021 日期:2021年8月6日 地点:Cisco Webex 由马来亚大学中文系、驻马来西亚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和「台湾文学的摇篮:马来西亚推动台湾文学计划」联办的第二期「中学华文教科书——台湾文学鉴赏」第二堂课于2021年8月6日(星期五),下午8时至10时,于网上Cisco Webex平台进行,共有273人出席。 课堂首先开始的是电影《只有大海知道》的导读,导读者为《只有大海知道》导演崔永徽和文学创作者林牧民。崔永徽曾任多部电视剧制片及编剧,擅以长期观察与真实故事采集方式,透过影像传达文学、台湾文化等题材。其作品《谢锦》(2010)深入记录一位大学中文系教授的教育现场,被誉为台湾版的《春风化雨》(1989)。《只有大海知道》(2018)是她的首部剧情长片,而她最新作品《听见台湾》(2021)是一部交响乐主题纪录片电影。林牧民则是Kuala Lumpur Steiner Education的中文教师,目前经营「海希讲堂」这个以中国通史以及文学写作为主的在线平台。《只有大海知道》取材自台东县兰屿乡椰油国小汉族教师颜子矞与达悟族学童组成的「小飞鱼文化展演队」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剧本结构以达悟族国小男童马那卫与学校新进汉族班导师游仲勛这两位文化背景及年龄层截然不同的核心人物之间的交会为主线。导演透过剧中各类角色的设定,呈现当代达悟族人面对社会变迁与文化传承断层时,老、中、青、幼不同世代族人所展现的生活态度与抉择困境。 《只有大海知道》是一首来自土地与海洋的诗歌,林牧民相信这部电影是人心深处的抚慰,伴随着阵阵的海涛,内心的伤痛与泪水也彷彿为大海所接纳,流汇入海,化为广袤世间的一部分。藉此,林牧民询问崔永徽导演关于拍摄这部电影的契机。崔永徽表示她自己在 2012年到兰屿旅行后便爱上这个淳朴又充满生命力的小岛。后来听到当地的椰油国小在第一次到台湾比赛时,孩子们因怕被嘲笑、发生了「拒穿丁字裤」的演出风波,让她听了觉得震撼又心疼。因此当她在兰屿跨年晚会看见孩子们不惧寒冷、身着丁字裤表演时,看到他们脸上散发着骄傲自信的光芒,更坚定了她即使借钱拍摄这部电影的决心,希望能将「以自我文化为荣耀」的想法传达给大家。林牧民接下来请崔永徽导演分享整部电影的前置作业。崔永徽导演表示她在了解达悟文化的研究中阅读了大量资料和书籍,也常常在台湾和兰屿之间往返从事田野调查和人物访谈,长期蹲点搜集当地人的故事。以此梳理清楚想拍一部怎样的兰屿电影。此外,这部电影的演员只有饰演外派老师的黄尚禾,其他角色则一律启用岛上的素人参演。崔永徽导演表示她和她的团队用四年四年的时间在兰屿举办戏剧营,邀请岛上的小朋友、成人一同参与。透过戏剧集训、拍摄短片的方式,让他们习惯在镜头前表演。林牧民认为从台湾社会的现实问题来看,其实兰屿的居民以及达悟族人的历史命运颇为坎坷。这些议题其实在这部电影中也被广泛地触及与探讨,例如医疗资源的分配、资本主义对于人灵魂的侵蚀、隔代教养、传统的流失等,甚至是多数台湾人都知晓,却长期未能正视的「核废料迁厂」议题。林牧民表示他自己反覆观看这部电影,认为崔永徽导演所采取的乃是纯粹的凝视,这并不是说议题不存在,而是某种程度上,承认艺术作品的边界与无能为力。 接下来便到文学鉴赏的部分。第一篇鉴赏的文本是选取自台湾文学工具箱的林文月〈萝卜糕〉,由萧凤娴副教授负责鉴赏。萧凤娴副教授是台湾花莲慈济大学东方语文学系的讲师,其研究专长是红学(读者接受史研究)、现代文学(张爱玲接受史研究)、侨易学(与上海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叶隽教授合作),也曾发表过〈认同、他者、侨易——夏志清、柯灵、许子东的张爱玲文学史意义论述〉、〈「自我」梦:论张爱玲〈A Return to the Frontier〉、〈重访边城〉中的台湾书写〉、〈“侨易”过程中的“主体认同”与“移简”规则产生:以台湾华语情歌中的张爱玲形象为例〉、〈胡撰、张写:《今生今世》、《小团圆》「才子佳人」叙事范式的移常〉等张爱玲研究论文。萧凤娴副教授首先为大家说明饮食文学,并举例了台湾饮食文学作品,如张错〈茶的情诗〉、梁实秋、《雅舍谈吃‧粥》、琦君《永是有情人‧团圆饼》、林太乙〈母爱拌在肉松里〉等。其中林文月的《饮膳札记》也是台湾饮食文学的代表作之一,而《饮膳札记》与林文月本身的生命历程有着很大的关系。林文月1933年生于上海台湾人家庭,成长在日本租界,就读日本官方在上海所设立的第一国民学校,因此她的母语为日本语。林文月二十五岁时,与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的郭豫伦结婚。林文月的成长背景让她在书写饮食文学的时候都是跨国、跨地域的内容,风格较为节制、内敛。接下来,萧凤娴副教授便进入文本分析,她认为林文月的〈萝卜糕〉包含着其自身家庭对汉文化的坚持,象是文中便有一段写道:「我幼时的家庭虽然迁徙不定,但母亲几乎固执地每年必定亲自下厨房制作萝卜糕给全家人享用。萝卜糕是家人团聚的年夜饭不可缺的,而农历年终日,往往在二十九日,所以我们从小习惯跟着父母称除夕为「二九暝」。制作萝卜糕的时间,最好在二九暝前两天,以避免与烹调其他菜肴冲突而添加忙碌;太早制作,则又恐放置久而失去新鲜味。」除此之外,〈萝卜糕〉一文也代表着林文月和自己母亲的共同记忆与传承。透过年节庆日重复母亲以往的动作,这让林文月得以「回忆某种温馨难忘的滋味」。 第二篇鉴赏的文本是选取自马来西亚国中四年级华文教科书中的林文月〈翡冷翠在下雨〉,由林健文负责鉴赏。林健文毕业于马来西亚工艺大学工业科学系,曾参与工大文学组织「孤舟工作室」,出版合辑《本城花展》。他的创作以诗为主,曾获星洲日报第六届花踪文学奖新诗推荐奖、第四届花踪文学奖新诗佳作奖等,并有部分作品收入《马华文学读本I──赤道形声》及《有本诗集:22诗人自选》。〈翡冷翠在下雨〉出自林文月的《遥远》,写于1979年12月,当中的「翡冷翠」一词出自于徐志摩在意大利创作的一首现代诗《翡冷翠的一夜》,台湾普遍上都用翡冷翠来Florence(佛罗伦萨)。林健文赏析这篇文章时也为大家介绍文中的人物,如但丁、达文奇、米开朗基罗,并展现多张当地的照片,让与会者仿佛也跟随林文月走了一趟翡冷翠。林健文也讲解意大利与台北的时差为六小时,而文中各寺院钟楼的钟声响起,游客们纷纷习惯性地看一看自己的手表,而林文月的手表显示台北的时间,林健文认为这样的一个时间落差很有意思,因为这就象是描述着历史和现实,落在林文月手表上的雨滴恰好就和文章开头的部分衔接起来了。 文字报导:陈洁仪(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台湾文学的摇篮:马来西亚推动台湾文学计划项目人员)
动态… 课程回顾:马来西亚推动台湾文学计划——第二期「中学华文教科书——台湾文学鉴赏」第一堂课 27 Aug 2021 日期:2021年7月30日 地点:Cisco Webex 由马来亚大学中文系、驻马来西亚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和「台湾文学的摇篮:马来西亚推动台湾文学计划」联办的第二期「中学华文教科书——台湾文学鉴赏」第一堂课于2021年7月30日(星期五),下午8时至10时,于网上Cisco Webex平台进行,共有288人出席。 课堂首先开始的是电影《流浪神狗人》的导读,导读者为《流浪神狗人》导演陈芯宜和文学创作者林牧民。陈芯宜是位影像创作者,作品横跨多个领域,包含电影、纪录片、实验影像与作曲配乐。拍摄的主题大多与人文、艺术相关,擅长利用魔幻写实的手法,突显现实的荒谬性,用以陈述更大的结构问题,并藉由人物角色、生活处境的深刻刻画,传达对时下社会环境的长期观察。其以影像作为一种媒介,探寻追问生命的本质。过去曾为许多影片及剧场制作配乐,因此其影像作品总是充满节奏感,具有丰富的音乐性。 陈芯宜的作品曾入围柏林影展、釜山影展、瑞士佛瑞堡影展、法国克蕾泰依女性影展、加拿大温哥华影展、南非德班影展、西班牙巴塞隆纳亚洲电影节、美国西雅图国际影展、金马奖、台北电影奖、高雄电影节、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等国内外影展奖项或参展。林牧民则是Kuala Lumpur Steiner Education的中文教师,目前经营「海希讲堂」这个以中国通史以及文学写作为主的在线平台。《流浪神狗人》讲述都会中产阶级夫妻、后山原住民夫妻,与游走各地捡拾遭遗弃神像并参与庙会活动的浪人黄牛角。陈芯宜透过三组不同人物与其生活故事,看处在不同处境里的人们如何因为消费时代造就的物质或心灵缺憾,他们各自经验着差异的考验与痛苦,并生发出大相迳庭的生活态度。 林牧民赞赏《流浪神狗人》对不同宗教信仰的人的刻画非常到位和深刻,因此他好奇陈芯宜导演对这部电影的构思过程和田野调查。陈芯宜导演表示她在新人时期便跟随台湾独立制片导演黄明川学习,在跟着黄明川东跑西走拍片的过程中接触一些她很难碰到的人事物,就是那个时候开始了关于台湾宗教、神明的田调,也成了《流浪神狗人》的灵感来源。林牧民接下去询问有关各电影同行的创作激荡以及对于电影和创作的看法。陈芯宜导演表示她和沈可尚、楼一安、周美玲等人在聚会时都会聊彼此的电影,通过互相调侃、吐糟的方式,从外人的眼中来看自己作品中的不足之处或是如何辩证自身作品。在众多导演同行中,陈芯宜导演认为她和楼一安导演的特色较为相近,因为他们都喜欢多线叙事,因为多线叙事可以带出不同的价值观,即在有限的篇幅里,透过角色们的眼睛看待同一个事物的时候,可以有不同的角度来去辩证那件事的价值观。因此在《流浪神狗人》中,水蜜桃、狗、神像对陈芯宜导演都有象征的意义存在。她想要通过这样的多线叙事去辩证不同的价值观,甚至把不同阶级、种族都加入电影中,像水蜜桃在庙中是可以一发现烂处就可以随意丢掉的食物,但对剧中的角色必勇而言却是可以填饱肚子的食物。林牧民认为《流浪神狗人》有很严谨、扎实的哲学辩证,因此林牧民好奇哲学或者不同的哲学体系滋养了导演们对于电影创作的看法。毕业于辅仁大学的陈芯宜导演表示她在求学时期常到哲学系、文学系旁听,认为这有助于她的思想辩证。 接下来便到文学鉴赏的部分。第一篇鉴赏的文本是选取自马来西亚独中华文教科书的琦君〈妈妈的手〉,由张彦涵负责鉴赏。张彦涵毕业于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文系硕士,现就读于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博士。她曾担任「华文教科书上的马华文学鉴赏班」的导师团之一,现为「蓝月亮少儿写作班(说明文)」的导师。张彦涵首先为大家介绍此次文本作者琦君。琦君,本名潘希珍,字希珍,小名春英。琦君的作品以散文为主,大多是描写她自己从年幼到老年的生活。除此之外,琦君作品亦涵括小说、评论、合集、论述、翻译及儿童文学和绘本,其作品曾被翻译成英文、日文、韩文等多国语言。琦君曾获中国文艺协会散文奖章、中山学术基金会文艺创作散文奖、新闻局优良著作金鼎奖、国家文艺奖散文奖。琦君的散文写作的风格以温柔敦厚见长,多是怀旧文学作品,多次被选入台湾高中、国中国文课本。琦君这篇〈妈妈的手〉是琦君经历「失乐园」的痛楚后,以「思乡怀旧」作为主要的写作背景,此篇文章的创作泉源来自琦君的母亲和童年回忆。此篇文章采用插叙手法,回忆与现实在文中相互交错,以此显示琦君对母亲的敬重。琦君在此篇文章中采用许多侧面描写,张彦涵认为琦君的文字就像镜头,可以避开描述主角「母亲」的五官,而是对「手」进行细节描写,象是琦君的手是「年轻细滑的手」,经历一番岁月风霜的洗礼后「青筋暴现」,显示出琦君在少女时期的娇柔与美丽;而琦君母亲的手在琦君记忆里是粗糙多骨的,这表示长期承担繁重的家务的母亲是瘦弱而坚韧、辛苦的。在艺术表现方面,琦君的文字让读者得以沿着文中描写的「手」在脑海中慢慢塑造母亲温柔却刚强的人物性格,一同感受琦君对母亲的思念和懊悔。 第二篇鉴赏的文本是选取自台湾文学工具箱的琦君〈团圆饼〉,由李智平助理教授负责鉴赏。李智平助理教授毕业于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文学博士,现为台湾警察专科学校通识教育中心专任助理教授兼国文领域课程召集人,以及辅仁大学全人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其研究专长是学术史、中国哲学史、宋明理学、道家哲学、语文教学理论与实务,并着有《颜元李塨论语解经思想研究》、《「第一代现代新儒家」马一浮的「义理学」:在传统与转型之间──一个学术史的分析》、《国家考试作文──得分技巧及写作要领》(第七版)、《「大学写作课」精进书写能力1──遣词用句掌握文气篇》、《【「学写作课」精进书写能力2──思辨与论说文写作篇》,并主编《警专国文选》。李智平助理教授认为琦君的文章风格温柔敦厚,琦君母亲与家人的影响最为深厚。琦君深受母亲中国传统妇女身教、言教影响至深,文章屡提对母亲的思念。除此之外,因为天生个性与信仰使然,琦君的文章内容多是快乐的回忆或委婉的哀伤、淡淡的哀愁。同时深厚的古典诗词修养培养琦君温柔敦厚、平和仁爱的人生态度,感染在她的创作中,因此琦君的文章充满着慈悲的精神。从文字技巧来看,琦君的文字平易近人,这有赖于琦君本身平日的多读了多观摩多思维,她认为创造出来的文字要人人一读就懂,而且是要旁人想到而说不出的,才见得才气逼人。此外,琦君的文字讲求净化,即文字的洗练功夫,以最简练的词句写出最丰富的意思,使得文章简洁明净,紧凑生动。除此之外,艺术最大的秘诀就是隐藏艺术,暗示比明白说尽了要有余味得多。文章寓有含蓄的美,方能扣读者心弦。从文章内容来看,琦君认为文章的思想,就犹如人的人格,人没有高尚的人格,纵然文采风流,依旧是沐猴而冠。神韵就是文章的风格,崇高的意境与情操,显出文章高尚的风格;透露出作者智慧的灵光,所谓「风格就是作者自己」。此外,真挚的情感是文章的血肉,没有真实的感情就没有真正的内容,可以支配读者的心魂而至于哀乐不能自主。之后,李智平助理教授为大家讲解中秋的意象,便进入文章赏析的部分。诚如琦君自己本身所说「真挚的情感是文章的血肉… …可以支配读者的心魂而至于哀乐不能自主。」琦君的这篇〈团圆饼〉同样将真挚情感贯串了全文,透过「团圆饼」(月光饼、月饼) ,串连起所有人物的情感。如:文中第六和十三段落中琦君母亲对外公年老之叹与盼丈夫归来的渴望,以及第五和八的段落中琦君外公对女儿操持家务与独守空闺的心疼,而琦君以「我」的视角,随各个角色的情绪转折而生的哀乐之情来贯串全文。琦君善于描绘人物的各种面相,象是透过本文的第三和四的段落做团圆饼的利落、对爱吃甜食的外公制作专属的枣泥饼,并在第五段落外公对母亲的称赞,以此突显琦君母亲的能干热心。文中也透过含蓄的表达方式以诉情,如第八、十三段落中外公、母亲均希望琦君透过纸是母亲说「告诉他我们屋子里有个大大的团圆饼,要他明年回来过中秋,一家团圆多好?」除此之外,这篇文章有着恰如其分的修饰。文中第一段落用琦君寄居异国无心过中秋,衬托出思念母亲巧手做团圆饼,忆起年幼过中秋的场景。比喻的修辞手法也运用于文中,象是第二段落琦君母亲将月亮比喻成是「月光菩萨」,第七段落将琦君外公比喻成老仙翁。〈团圆饼〉全文重点放在「团圆」,凡与团圆无关者皆省略。与琦君另一篇《烟愁‧月光饼》一文相对比,便会发现该文重点在回忆童年吃与表姑一同过中秋节吃月光饼的场景,同样是写中秋节,但侧重点不同 。〈团圆饼〉的结构是前后呼应,第一段落写寄居异国,最后一段落(第14段落)写「每逢佳节倍思亲」,以今昔对比,怀念故乡中秋的美好 。全文遣辞用句简练,多平铺直叙而不刻意雕琢,却能提炼出琦君深刻的对母亲、外公、父亲、阿荣伯的思念之情。全文的情感含蓄,温柔敦厚而不指责生活的不圆满,对父亲来年是否有归来,留给读者一个想象空间。与梁实秋饮食文学中的理性相比,琦君谈食物注入更多的故旧之情,藉物抒怀。琦君透过「五感(视、嗅、味、听、触等感觉) 」表达食物的滋味,更重要的是五感之外的人情味。同时,琦君也在谈饮食的过程中,描绘出旧有的习俗、往日情怀。最后,李智平助理教授藉由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对琦君散文的叙述,为赏析本文做个注脚。 文字报导:陈洁仪(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台湾文学的摇篮:马来西亚推动台湾文学计划项目人员)
最新… 课程回顾:中学华文教科书——台湾文学鉴赏(第四堂课) 21 Jun 2021 日期:2021年5月21日 平台:Cisco Webex 由马来亚大学中文系、驻马来西亚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和“台湾文学的摇篮:马来西亚推动台湾文学计画”联办的“中学华文教科书——台湾文学鉴赏”第四堂课于2021年5月21日(星期五),下午8时至10时,于网上Cisco Webx平台进行,共有263人出席。 课堂首先开始的是电影《顺云》的导读,导读者为“平台计划/剧团”艺术总监罗国文和文学创作者林牧民。罗国文身兼多职,不仅是剧场导演、演员,也是灯光设计师、舞台设计师以及戏剧表演导师。曾获马来西亚金马仑艺术大奖的“最佳导演”、“最佳灯光设计”、“最佳舞台设计”,导演的作品包括了《aku》、《城失空想》、《「思想+自分」报告》、《动物农庄》等。林牧民则是Kuala Lumpur Steiner Education的中文教师,目前经营“海希讲堂”这个以中国通史以及文学写作为主的线上平台。 《顺云》是由王明台执导,这部社会写实电影描写一个大学学务处雇员退休的未婚老妇韩顺云与她年迈老母一起生活的故事。她们的关系看似彼此依赖,又像是相互折磨。故事的结尾是某天下午,几个警察到顺云住的社区,跟管理员说:“昨天抓到几个闯空门的,他们说性侵了你们这里18号的韩小姐。”随即要往山坡上的住户走去,管理员愣了一下冲去才说:“韩小姐已经60岁了,你们这样问她不好吧。”罗国文认为从一个现代人的角度,管理员的话或许是在关心顺云,然而从电影的角度或是从讨论女性课题的角度来看的话,罗国文对此提出了他的疑问,即“顺云被性侵,为什么外人不去正视这个问题”。另一个情节是小女孩被外公性侵,为什么不选择与妈妈说,罗国文好奇这是否是体现了台湾当前的社会现象,还是创作者本身的一个败笔。同时,他也好奇从创作的角度来看,顺云发现教授有第三者的事情由教授患癌妻子口中知道,还是顺云自己撞破教授和第三者之间的事,对剧情发展更有冲击力。林牧民则表示《顺云》是一部写实的电影,电影人物在既定的世界、时代里,并受到当时的社会、秩序或是文化的制约和影响,而导演把这些背景陈设做了非常精细的设定,透过这些设定得以拆解这部电影所提供的线索。因此从林牧民的观点出发,他也看到电影情节上的问题,确实觉得可能是剧情上的缺漏,而不是一个具有深意的情节。像是电影的最后顺云爬上了天台,林牧民认为这个设定并不具有相当程度的合理性,也认为不用如此处理。除此之外,林牧民认为这部电影中顺云的这个角色设定最好的部分是她是一个大学助教。他认为大学助教所掌握的不是知识,而是行政能力,即通过规则来去处理与人之间的关系和问题,因此可看到顺云这个角色井井有条的背后有一种高傲和冷漠,却似乎不得不在这井井有条中自我保护。 接下来便到文学鉴赏的部分。第一篇鉴赏的文本是选取自马来西亚独立中学课本的简媜〈拄拐杖的小男孩〉,由方肯负责鉴赏。方肯是自由文字工作者,也是马华作家。其曾获全国嘉应散文奖、台湾时报文学奖、海鸥文学奖、香港青年文学奖、马华儿童小说创作奖等,并着有长篇小说《海峡边城》、散文集《啃日子》、儿童小说等。方肯首先为大家简单介绍作者简媜。简媜,本名简敏媜,台湾著名散文家,曾任编辑、出版者,现专事写作,自称是“不可救药的散文爱好者”,诗人痖弦则称其为“文字的精灵”。之后,方肯为与会者分析〈拄拐杖的小男孩〉的文章结构以及主角马托的个人形象和围绕马托身边的人物形象。文章里出现了三位分别来自韩国、美国和台湾的母亲,她们对待孩子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像是韩国妈妈和台湾妈妈会牵着哭着的孩子走到学校,或是“搂着姚小弟慢慢走在雪地上”,而作为拄拐杖的小男孩马托的美国妈妈则是“推轮椅走在后面”,“温和强壮的样子”,“一派从容走在后面,有时,连轮椅都没带”。相比之下,美国妈妈对待孩子的方式是试图让孩子独立行事,虽疼爱孩子却不宠溺。接着,方肯举出了文本中的环境柯林斯堡和台湾社会待遇的差异。柯林斯堡是一个温和有礼的社会,同时是一个无障碍空间规划完善的城市。因此像马托虽然双脚无力的人,却随时有人当他的脚,努力弥补马托的天生缺憾,仿佛让马托承担肢体不便是大家的失误。然而在当时的台湾社会中,天生残缺不仅会引来侧目或取消,更会遭受诅咒,被认为是前世为恶,活该如此。除此之外,方肯也针对〈拄拐杖的小男孩〉的创作手法进行分析。她认为此文是先叙事,后抒情,即前半段叙述遇见马托的经过,末段表达了庆幸马托生长在温暖的社会,以此来影射台湾对残疾人士不友善的社会现象。方肯认为此文跳脱简媜作品以往的唯美,而是走入了平实,并使用递进式的方式描述马托的成长变化/复健效果,以及马托与其他小朋友的距离。通过颜色的描绘更是烘托文章里的温暖与和谐,渲染积极与正面的思想氛围,像是“柠檬绿的夏天”、“银色阳光照着瘦小身影”、“生在如此湛蓝亮丽的天空下”等。最后,方肯表示简媜的这篇〈拄拐杖的小男孩〉得以让读者了解、认识残疾人士的处境,并引起社会的关注,让残疾人士得到更多的包容,进而改善和提升残疾人士的福利。 第二篇鉴赏的文本是选取自台湾文学工具箱的简媜〈母者〉,由洪淑苓教授负责鉴赏。洪淑苓教授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现任国立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其研究专长为现代诗、现当代文学、台湾文学、民俗学、民间文学,并着有《思想的裙角——台湾现代女诗人的自我铭刻与时空书写》、《孤独与美——台湾现代诗九家论》、《民间文学的女性研究》、《台湾民间文学女性视角论》等。简媜的〈母者〉被收录于其著作《女儿红》,在《女儿红》的自序﹤红色的疼痛﹥中,简媜表示“这书虽属散文,但多篇已是散文与小说的混血体”,并“摹写女性的壮丽与高贵”。 〈母者〉一文叙述四种母亲形象,包含女儿病逝的母亲、思念儿子的母亲、女儿染恶疾的母亲、19岁儿子意外死亡的母亲。剖析“母者”的心情,并以祭坛牲礼、战士比喻“母者”的承诺与坚定意志,又以蝴蝶与坦克并存,点出“母者”兼有温婉与坚强。而作者也出以悲悯之心,为“母者”祈祝一个身心安顿之处。洪淑苓教授以文本细读的方式解读〈母者〉每一段的涵义与情感。洪淑苓教授认为“母者”是普天下的母亲形象,同时也是一种身分、选择与承担。 〈母者〉一文也不乏对女性、母者的譬喻,像是“壮士与地母”、“如参与圣战的武士”、“蝴蝶般的爱”、“钢铁般的意志”、“蝴蝶与坦克”、“提着战戟的夜间武士,又像逆风而飞的蝴蝶”等。除此之外,〈母者〉一文也体现了简媜对“母者”的体恤与悲悯之心,像是“清凉的晚风,我是如此懦弱从人群中脱逃,你可愿意代我吹熄她身上的火燎”、“在那里,母者不必单独吃苦,孩子已被所有的人放牧”等,无处不见简媜对世间人情的热爱。洪淑苓教授认为简媜的文笔细腻,使用的修辞复杂,敏锐观察,使人阅读〈母者〉后有了对女性、对宗教的启思。 文字报导:陈洁仪(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台湾文学的摇篮:马来西亚推动台湾文学计画专案人员)
最新… 课程回顾:马来西亚推动台湾文学计划——第一期「中学华文教科书——台湾文学鉴赏」第三堂课 18 Jun 2021 日期:2021年5月14日 地点:Cisco Webex 由马来亚大学中文系、驻马来西亚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和「台湾文学的摇篮:马来西亚推动台湾文学计划」联办的「中学华文教科书——台湾文学鉴赏」第三堂课于2021年5月14日(星期五),下午8时至10时,于网上Cisco Webx平台进行,共有263人出席。 在课堂开始之前,驻马来西亚文化经济办事处文化组组长陈冠甫先生为大家介绍台湾电影工具箱。台湾电影工具箱是由台湾文化部补助、国家电影及视听文化中心执行的海外推广计划,收录了由台湾导演、影评、策展人推荐的台湾电影。陈冠甫先生表示当初的设想便是将台湾文学工具箱和台湾电影工具箱的相互推动,因此十分感谢大荒电影公司的陈翠梅导演和马大中文系主任潘碧华副教授滚动式的讨论,使得计划更加丰富,也希望与会者积极给予反馈,以便在第二阶段的”中学华文教科书——台湾文学鉴赏“中可以进行得更完善。陈冠甫先生也表示,透过镜头看到与会者专注的眼神,在文学阅读与电影观赏下创造出不同的风光,是很有趣的体验,并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支持。 课堂首先开始的是二十六分钟时长的短片《离巢》的导读,导读者为新纪元大学学院戏剧与影像系讲师兼系主任梁友瑄和文学创作者林牧民。梁友瑄毕业于国立台湾艺术大学电影研究所,大学期间便开始投入以纪录片为主的创作,在就读研究所期间参与台湾非营利组织的纪录片课程培训工作。返马后投入纪录片制作丶剧场影像设计丶专栏撰稿丶剪接丶特刊主编等工作。林牧民则是Kuala Lumpur Steiner Education的中文教师,目前经营”海希讲堂”这个以中国通史以及文学写作为主的线上平台。《离巢》是由陈定宁执导,杨丽音和林意箴在剧中分别饰演母亲和女儿晓安,影片讲述一对见面就吵架的母女如何修补她们之间已破裂的关系。在电影导读中,梁友瑄简略叙述《离巢》这部影片的内容。在这部影片中,母亲决定把老房子给卖掉,迫使女儿晓安回到老家搬家。她们母女的日常便是斗嘴、争执、笑闹、吵架、和好、又吵架,重复性的日常只有在夜晚母亲吃下安眠药后意识迷离,两人才能”和平相处“。共处之际,两人似有若无感受着彼此私人生活的细节与秘密。看似冲突的母女其实并不冲突,女儿走着母亲走过的路,守着自己怀孕的秘密,在短短几天的相处下慢慢理解母亲,最后相拥一起。林牧民先从三格人生谈起,第一格是出生以后被放置的保温箱;第二格是帝宝,即好好生活的地方;第三格则是灵谷塔,这三格人生是短片里很快速带过的是目前台湾的社会现象。短片的开头是女主角晓安在考虑要不要把肚子里的孩子拿掉,虽然短片结尾并没有说明,但林牧民认为女主角是拿掉了肚子里的孩子。这是因为当今天一个女性在思考她能不能留下孩子的时候,会从道德观看、社会层面来决定,但真正重要的决定因素是经济因素。林牧民觉得有趣的是,影片的一开头就暗示了女主角晓安是一个在台北生活打拼多年、经济自主的女性,然而她却没有办法很乐观地决定把孩子生下来。而另外一个值得讨论的是,女主角的母亲从”有没有办法好好生活“到”有没有办法好好去死“,即从第二格人生转去第三格人生,这也是为什么母亲决定把房子卖掉,搬到别处生活。这个过程也带出很多议题,例如晓安责骂母亲的生活也没有很好,需要靠不停换男朋友来救济自己的生活,这是导演在影片里很犀利地去谈在男女关系里也有阶级和经济的问题。林牧民认为虽然导演的表现方式略显青涩,但还是很敏锐地传达出台湾女性目前面对到的现实问题。梁友瑄则表示在影片里,母亲找来的搬家公司叫”离巢“,而片名也叫”离巢“,对应林牧民先前说的阶级流动,梁友瑄认为那也是一种”离巢“,即离开自己原有的阶级,前往到另一个阶级。令梁友瑄觉得印象深刻的是母女间的争吵中,女儿表示母亲卖掉的是她的家,而母亲的回呛是”那是我供的房子“,即将搬离的家对这对母女而言是不同的空间和感受。母亲的移动不仅仅是从第二格人生转去第三格人生,也是因为所处的空间少了父亲的存在,母亲想要逃离某种程度上让她痛苦的地方,而家的定义就变得别具意义。 接下来便到文学鉴赏的部分。第一篇鉴赏的文本是选取自马来西亚独立中学课本的林海音〈窃读记〉,由刘育龙负责鉴赏。刘育龙毕业于马来亚大学物理系,现任出版社出版经理。他除了写诗之外,也写散文、微型小说及文学评论。刘育龙首先为大家简单介绍作者林海音。林海音,原籍台湾苗栗人,以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闻名,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她的作品十分丰富,包括小说、散文、杂文、评论、儿童文学等多种体裁,着有小说集《春风》《晓云》等作品,〈窃读记〉收录于林海音的散文集《英子的心》里。刘育龙认为林海音的这篇〈窃读记〉的情节发展模式很像童话故事中的寻宝记或探险记,像是”我“前往书店窃读等同于作为主角的”我“踏上征途;因窃读而被书店老板责问和刁难象征着”我“遇到阻碍(有怪兽拦路或是遭遇灾祸);”我“感到又羞又怒,有段时间不再逛书店就像是被怪兽打败或是行程受挫而感到受伤且失去信心;难忍新书的诱惑而决定开始去书店窃读像是休养后又恢复自信,重新上路的主人公;体贴好心的店员特地把书留着不卖,等”我“看完是遇见了仙女或是精灵,收到他们的指点和帮助;得以把书看完的”我“同时领悟了一个道理则象征着顺利找到宝藏或达到目的地。刘育龙指出这篇作品的主题是关于”欲望的产生和如何获得满足“,这里的”欲望“指的是”饥饿“(食欲),包括精神上对知识和身体上对食物产生的饥饿感。这也是为什么〈窃读记〉的第一段便提到三阳春餐馆,而餐馆旁边便是书店,刘育龙认为这是很有意义的安排,因为这是作者暗喻这两种饥饿感(食欲)的本质是很相近的,而且都同样迫切(虽然两家店的位置相邻也的确可能是真实的情况),间中也不断提到生理上的饥饿和吃东西(实际上的进食和想像中的大快朵颐都有),这些描写都不是偶然的,而作者林海音也不时以”吃东西“来比喻”阅读“。在叙述手法方面,作者林海音用的是插叙法,按部就班地引导读者投入故事的起伏跌宕中,逐渐投入情感,进而引发共鸣:讲述现在发生的事情(第一段到第六段)> 回忆往事(第七段到第十四段)> 回到现在时态(第十五段到第二十五段),继续发展和经历当下的过程。最后,刘育龙认为作者虽然用了许多笔墨描写”窃读“的窘迫、惧怕、饥饿、劳累等滋味,但她的立足点在于”快乐和满足“,即因为读到书而快乐,因为得到知识而快乐,因为获得智慧而感到满足。 第二篇鉴赏的文本是选取自台湾文学工具箱的林海音〈殉〉,由蔡祝青副教授负责鉴赏。蔡祝青副教授现职教于台大中文系,并担任台大语文中心中国语文组组长。其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文学与文化、翻译研究、报刊研究和观念史研究。在进入文本分析前,蔡祝青副教授在作者介绍那里再多做说明,以便让大家能够更深入了解林海音。林海音许多作品是描写上一代的婚姻情况的,对此林海音在美国读者卜兰德的访问中回答:”在中国新旧时代交替中,亦即五四新文化运动时的中国妇女生活,一直是我所关怀的,我觉得在那时代,虽然许多妇女跳过时代的这边来了,但是许多妇女仍留在时代的那一边没跳过来,这就会产生许多因时代转型的故事,所以我常以此时代为背景写小说。“卜兰德进一步观察,”我读你的小说,发现你是以同情没跳过来的她们而写的!“而此次鉴赏的文本〈殉〉便是描写了旧式冲喜婚姻下牺牲者朱淑芸的故事,故事的取材自林海音图书馆的同事怡姐的一月婚姻为主轴,同时以林的夫家大家庭为背景,其中的公婆形象便是自己的公婆。蔡祝青副教授先为大家解题,为大家解释”殉“的原意,以此来叩问“小说采何种意义?”、“谁被陪葬?”、“或谁为了追求理想而牺牲性命?”。之后蔡祝青副教授为大家分析女主角朱淑芸的人物形象,以此来点小说的标题“殉”,既是“放在爸爸纺绸小褂左上口袋里陪葬的那张全身小照”,也是成为寡妇后的朱淑芸的“活生生的以身相殉”。作者林海音巧妙运用意识流与倒叙法,让叙事在现在、短暂回忆、长远记忆间自由切换。其含蓄内敛的笔法下是对旧式婚姻制度的隐然批判,“以旁观和后省的角度出发,自然是唏嘘、怜悯取代了口号式的宣扬,客观冷静的描述多于主观尖锐的批判”。 文字报导:陈洁仪(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台湾文学的摇篮:马来西亚推动台湾文学计划专案人员)
动态… 课程回顾:马来西亚推动台湾文学计划——第一期「中学华文教科书——台湾文学鉴赏」第二堂课 28 May 2021 日期:2021年5月7日 地点:Cisco Webex 由马来亚大学中文系、驻马来西亚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和「台湾文学的摇篮:马来西亚推动台湾文学计画」联办的「中学华文教科书——台湾文学鉴赏」第二堂课于2021年5月7日(星期五),下午8时至10时,于网上Cisco Webx平台进行,共有263人出席。 在课堂开始之前,驻马来西亚文化经济办事处文化组组长陈冠甫先生进行致辞。陈冠甫先生表示十分开心能借着鉴赏班这个平台促成台湾文学工具箱与马大中文系的合作,并期望可借此活动吸引更多人阅读台湾文学,促进台马两地的文学与文化的交流。 课堂首先开始的是电影《带我去远方》的导读,导读者为资深剧场人陈伟光和文学创作者林牧民。陈伟光先后创立《剃刀实验剧场》和《戏剧家族》,发起《黄火》中文乐队醒觉运动,经营槟城地下音乐基地Soundmaker。近年从剧场教学退休后,喜欢在社交媒体撰写各类艺评。林牧民则是Kuala Lumpur Steiner Education的中文教师,目前经营“海希讲堂”这个以中国通史以及文学写作为主的线上平台。《带我去远方》是由傅天余编剧、导演,吴念真担任企划、监制,是一部以“色盲”作为非主流族群的巧妙隐喻,将单亲家庭、隔代教养、性别少数等议题串联起来,诉说少年少女成长的台湾电影。在电影导读中,陈伟光简略叙述《带我去远方》这部影片的内容。在这部电影中,女主角阿桂眼中的世界跟其他人的不一样,分不清红色和绿色,时常搞乱这两种颜色。她最崇拜的表哥阿贤告诉她,在遥远的南太平洋有一座色盲岛,岛上居民全都分不清红色跟绿色,所以她并不孤单。阿贤的话让阿桂有了精神寄托,也让她对阿贤产生一股朦胧的依恋,但是当她人生中第一次意识到爱情的时候,却发现这个爱情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阿贤有他自己喜欢的对象,想要跟心爱的人到一个更自由、快乐的地方,却发现他所梦想的离他遥不可及。电影里没有很详细交代人物背景,陈伟光认为导演以娓娓道来的方式,让观者随着电影故事的发展来了解人物关系,通过生活化的对白来进入角色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面对的困境。陈伟光也认为大家的成长是不一样的,《带我去远方》中的“远方”是一个象征,代表一个没有异色眼光的世界,而只要大家能做到这一点,他相信远方就在前方。林牧民则从电影里隐藏的线索来为大家解读这部电影。林牧民先从电影场景开始说起,《带我去远方》的场景是设置在台湾工寮的一个小渔村,面朝大海,令人感觉自由、无忧无虑。林牧民针对阿贤就读的学校来解读,从阿贤身穿“雄中”的校服表示,阿贤就读的高雄中学是高雄第一志愿的学校,而往往就读的高中将会奠定往后的社会地位,因为进入高雄中学的人是那座城市里最会读书的孩子。这在电影里承载着沉重的意义,虽然阿贤让阿桂了解这个世界的多重可能性与多重文化包容性,然而他自己作为优秀生,却免不了在成长过程中面对被限制的问题。 接下来便到文学鉴赏的部分。第一篇鉴赏的文本是选取自台湾文学工具箱的孙大川〈母亲的历史·历史的母亲〉,由杨淑娟老师负责鉴赏。杨淑娟毕业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研究所博士,现任中原大学兼任助理教授,其著作有散文集《岁月的容颜》、《爱的教育魔法书》、单篇论文〈穿梭于文化与自我之间: 《牡丹亭》中的情与缘〉(与张思嘉教授共同发表)和〈梨园戏口述本《刘智远》与富春堂本〉等。杨淑娟老师首先为大家简单介绍台湾十六族原住民和原住民文学,之后再进入作者孙大川。孙大川是卑南族,生于台东县卑南乡下宾朗(pinaseki)部落,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天主教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比利时鲁汶大学汉学硕士,并曾任原住民族委员会主任委员、监察院副院长。孙大川的这篇文章原载于1989年5月14日的《首都早报》。当时随着本土化运动的剧烈展开,原住民的正名运动也于1984年随之开始。孙大川深感在血缘通婚的缘故,原住民逐渐被同化,原住民所生存的社会文化也在台湾急剧的变迁和广泛的整合下快速瓦解。身为卑南族后裔的孙大川深感失去“历史”的痛苦,认为一个只有空间感而没有历史感的人是可悲的,因此创作了〈母亲的历史·历史的母亲〉。这篇文章从寻求母亲的生命史与卑南族的历史开始,藉由母亲口中提出卑南族的观点和针砭,关照时代的变迁,及台湾社会族群、认同等问题,最后提出原住民历史终将成为台湾历史的母亲的想法。在文章特色方面,杨淑娟老师认为〈母亲的历史·历史的母亲〉这篇文章有着文学的感性和哲学的思辨,加上孙大川质朴自然的语言风格,十分深刻动人。本文除了表达对母亲的孺慕之情,也藉由回溯母亲的生命史、家族记忆、卑南族部落的生活史,对汉化过程中原住民语言和传统文化逐渐消失充满危机感,并提出放下仇恨、权力利益之争,追求族群和谐之道。 第二篇鉴赏的文本是选取自马来西亚独立中学课本的李永平〈拉子妇〉,由黄丽丽老师负责鉴赏。黄丽丽老师毕业于中国复旦大学文学博士,现为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助理教授,学术专长为马华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比较文学,发表过的文章有〈从突变论探讨华裔马来是个创作的演化〉和〈论黄锦树小说的潜在对话〉等。在进入文本分析前,黄丽丽老师为大家简单介绍作者李永平的生平。李永平出生于英属婆罗洲,1967年到国立台湾大学外国语文学系就读,隔年发表短篇小说〈拉子妇〉。 1982年获得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后,便到台湾国立中山大学外文系担任助理教授,最后定居于台湾直至其去世。马华文学作品中不乏以“拉子”作为主题,而李永平的创作中便有四篇以“拉子”作为主题的作品,如〈支那人——胡姬〉、〈支那人——围城的母亲〉、〈婆罗洲之子〉和〈拉子妇〉。黄丽丽老师通过三个主题来分析〈拉子妇〉,即“族群议题”、“性别议题”和“罪与罚”。在“族群议题”中,黄丽丽老师将后殖民理论带入分析。西方人往往被称为主体性的“自我”,殖民地的人民被称为“他者”,“番仔”、“入番”、“吉灵”、“黑炭”等带有歧视性的字眼。从后殖民理论的角度来看,这是以“非我族类”的排他性来创造文化优越感,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来文化霸凌“他者”。同时,拉子妇在整篇小说中是无姓无名,可有可无的角色。她安静、沉默,几乎没有对白。小说中重复了两次“谁叫她是个拉子呢?”来突显拉子妇因为其性别与身份,需承受异样眼光、暴力对待、被弃如敝履。通过拉子妇的“无声”、“哑静”和其卑微的性格与形象来引出巨大的回响,进而去思考更大的议题,如:性别、社会、文化和人性。 文字报导:陈洁仪(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台湾文学的摇篮:马来西亚推动台湾文学计画专案人员)
动态… 课程回顾:马来西亚推动台湾文学计划——第一期「中学华文教科书——台湾文学鉴赏」第一堂课 7 May 2021 日期:2021年4月30日 地点:Cisco Webex 由马来亚大学中文系、驻马来西亚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和“台湾文学的摇篮:马来西亚推动台湾文学计划”联办的“中学华文教科书——台湾文学鉴赏”第一堂课于2021年4月30日(星期五),下午8时至10时,于网上Cisco Webx平台进行,共有283人出席。 在课堂开始之前,马来亚大学中文系主任潘碧华副教授为这次的课程致词。她首先感谢驻马来西亚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文化组和台湾文化部的赞助,促使了这次以马来西亚教科书上的台湾文学和台湾文学工具箱为主的美好结合,提供更多的台湾文学方面的知识之外,也提供给马来西亚国中与独中的中文老师和学生去使用工具箱的机会。这一次的“中学华文教科书——台湾文学鉴赏”将由马台两地的导师带领大家领略文学之美,以及作品中的人性之美。除此之外,潘碧华副教授也感谢联办单位大荒电影制作公司、CathayPlay、国家电影及视听文化中心和台湾电影工具箱提供精彩的台湾台湾电影,通过电影和文学的结合,让人见识到了经典文学作品之美。 课堂首先开始的是电影《失婚记》的导读,导读者为资深剧场人陈伟光。陈伟光先后创立《剃刀实验剧场》和《戏剧家族》,发起《黄火》中文乐队醒觉运动,经营槟城地下音乐基地Soundmaker。他这次导读的是一部由阮金红执导的纪录片《失婚记》。在电影导读中,陈伟光简略叙述《失婚记》这部影片的内容。《失婚记》是从新移民女性的亲身经验出发,记录四位异国姐妹在台湾所经历的破碎婚姻。四位主角玉兰、金玲、阿诗、美丽,都曾怀抱着梦想来到台湾,却走上自愿或非自愿失婚的道路。纪录片中负责访问的便是此次的拍片导演阮金红,其从越南嫁到台湾,最后失婚的身份让她更容易走近与她拥有相同命运的女子,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切入问题核心,审视彼此的伤口,由此带领观众去看新移民女性所面对的困境,以及她们失婚后的命运。令陈伟光较为印象深刻的画面是,其中一位外籍新娘失婚后找到第二春,并在台湾大摆喜酒,出席婚宴的导演为之感到光荣,因为能以外籍新娘的身份在台湾摆酒宴客是很不容易的事,是一种感情公开认证的象征。另一个让陈伟光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个失婚后回到越南,之后与导演阮金红的弟弟在一起的女子。因为弟弟的态度,两人之间的感情无疾而终,导演甚至不理镜头而当面批评弟弟的大男人主义。陈伟光认为这一幕突显了外籍新娘失婚后回到自己的家乡,面对自身家乡的人的目光,令失婚女子无所适从。陈伟光也表示导演在影片里也运用了很多空镜头,以平静的景色画面来缓和浮躁的问题冲突。在交流环节里,有与会者询问陈伟光,即导演是否透过《失婚记》来表明其对于社会对女性剥削的观点。陈伟光认为导演本身的现状让人感受到留在台湾继续生活比回去越南生活来得好,尽管她批判了台湾男人对外籍新娘的冷漠、无情,却不否认台湾是一个让下一代留下来发展的地方。 接下来便到文学鉴赏的部分。第一篇鉴赏的文本是选取自马来西亚国中三年级的陈之藩〈失根的兰花〉,由张彦涵老师负责鉴赏。张彦涵毕业于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文系硕士,现就读于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博士。张彦涵老师首先简单地介绍作者陈之藩的背景,之后再进入文本分析。张彦涵老师为大家解析“失根”的起源,陈之藩出生于中国,大学毕业后到台湾工作,之后到英美留学、工作,一生的漂泊让他感到无以为家,故其心灵所向往的便是“根”。〈失根的兰花〉一文以“兰花”作为“惆怅”的起点,美国费城大学的校园虽如诗如画,然而从中国移植而来的丁香却让陈之藩觉得美丽的景色与从中国来的丁香显得格格不入,不禁流下眼泪。在文章中,陈之藩对“原乡”态度的转变从无感到矛盾,最后到强烈。其矛盾的情感产生从梦境到现实,再到其散文里,充分让读者感到陈之藩无以为根的强烈情感。像是文中陈之藩写“我曾经剪过辫子,穿起西装,说着流利的英语,然而,我依然不能与你们混合,你们拿另一种眼光看我,我感觉痛苦”,他努力迎合、迁就国外文化,却仍旧驱散不了无法被接受的离散之感。张彦涵老师认为陈之藩的这篇〈失根的兰花〉体现的是陈之藩作为理科生的理性的抒情。整篇文章中没有身份认同的焦虑,反而是陈之藩对怀念家乡的深刻感情,是一种精神体现,是因为“失根”而感到悲伤,而不是因为“身份”而焦虑。 第二篇鉴赏的文本是选取自台湾文学工具箱的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们〉,由萧凤娴副教授负责鉴赏。萧凤娴副教授是台湾花莲慈济大学东方语文学系的讲师,其研究专长是红学、现代文学和侨易学。萧凤娴副教授将此次的文本鉴赏分成四个部分,即“小说类别:眷村文学”、“小说内容1:眷村生活与文化写实(生活史)”、“小说内容2:眷村人的身分与生存焦虑(精神史)”和“小说叙事:胡(胡兰成)、张(张爱玲)派策略”。首先,萧凤娴副教授说明眷村的由来,并介绍写过眷村文学的作家。朱天心的〈想我眷村的兄弟们〉便深刻描写了眷村的生活与文化,眷村简陋的生活环境、小孩不分性别的群聚与融合,以此来描写每家每户的中国认同想象与乡愁的故事。除此之外,朱天心透过食物来比喻这些来自中国不同省份的居民聚集在眷村里,像是江西人阿丁、四川人培培的辛辣味、浙江人汪家小孩糟白鱼、蒸臭豆腐味、山东人张家莫家的臭蒜臭大葱臭蘸酱味、北平孙家妈妈会做各种面食点心味,以及广东人雅雅粥的酸酵味。同时,小说也带出了眷村人的身份与认同焦虑。因为眷村改建,居民离开眷村,却开始了他们飘散各地寻找不到同类的苦恼与焦虑。生活在台湾这片土地,却得承受不该承受的不认同台湾的职责,处在不是中国人也不是台湾人的尴尬身份处境。最后,萧凤娴副教授以胡张派的写作风格来分析朱天心这篇小说的叙事手法。 文字报导:陈洁仪(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台湾文学的摇篮:马来西亚推动台湾文学计划专案人员)
最新… 马来西亚推动台湾文学计划——第一期「中学华文教科书——台湾文学鉴赏」 19 Apr 2021 不论你来自哪里,不论你是文学爱好者 、国中教师、独中教师、补习老师、家长还是学生,我们都欢迎你跟我们一起赏析台湾文学。 除了像以往继续邀请本地大专中文系讲师、文学研究者、作家担任你的导读者,为你解读、赏析教科书上的文本作品之外,这次我们有幸邀请台湾大学讲师为大家导读台湾文化工具箱里的台湾文学作品,双轨并行,以多重角度分析文本。让你更深入理解作品内容之余,也可了解作者背后的人文思想和写作方式。 中学华文教科书——台湾文学鉴赏 主办单位:马大中文系、台湾文学工具箱、驻马来西亚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台湾文学的摇篮:马来西亚推动台湾文学计画)、台湾文化部上课模式:Cisco Webex(学员将以学号进入课室)上课日期:2021年4月30日、5月7日、5月14日、5月21日、5月28日上课时间:每逢星期五8pm – 10pm,请学员在15分钟前上线(个别星期若有更动将提前通知)鉴赏选文:选自台湾文化工具箱(https://toolkit.culture.tw/ )、国中独中华文教科书(提前寄至学员信箱)台湾导师团:萧凤娴、杨淑娟、李智平、吴淑慧马来西亚导师团:黄丽丽、刘育龙、方肯、林健文、刘雅琳、张彦涵 【作品篇章】 ????国中/独中华文教科书:1)陈之藩《失根的兰花》2)李永平《拉子妇》3)林海音《窃读记》4)简媜《拄拐杖的小男孩》5)梁实秋《写字》 ????台湾文化工具箱:1)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们》2)孙大川《母亲的历史·历史的母亲》3)林海音《殉》4)简媜《母亲》5)梁实秋《粥》 【报名】 个人报名:https://forms.gle/qWrKzbMBWTTwR39p9集体报名:https://forms.gle/GwYe74vLbJpGmDMv9 ????公众:RM50*完成80%出席率的学员将在结业后收到一本价值 RM30 – RM40 的赠书及电子出席证书????学生:RM10,本系学生和中小学生*获得电子证书,无赠书 【询问】 1)陈同学:011-3789 4733 (信息/whatsapp/电话)2)马大中文系:https://www.facebook.com/umchinesestudies3)电邮:fass_cina@um.edu.my 查看更多Facebook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