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要闻… 【活动预告】“北大讲堂” 预热活动 14 Mar 202414 Mar 2024 “北大讲堂”之前,我们为大家带来了三场不一样的预热活动!调动视觉与听觉,从诗、电影和小说开始,缓缓走进这一场古典文学的千年梦中。
中文系要闻… 活动回顾:班苔谷读书会·第一期“人文的魅力” 20 Feb 202423 Feb 2024 “人文”作为班苔谷读书会暨2024年研究生学会首发活动的关键词,旨在探讨当代大学中人文关怀日益边缘时该如何思考人文、培养人文风景的可能。
动态… 【活动预告】研究生学会读书会系列1:——关键节点分析:理论与实践 Critical Juncture Analysis: Theory and Application 14 Mar 2023 本系研究生学会将于本月27日举办第一场读书会《关键节点分析:理论与实践 》,以 David Collier (2022) Critical Juncture Framework and the Five-Step 为主,讨论如何研究历史和社会的转变。
最新… 活动回顾:研究生读书会(一)儿童史与文学史:读徐兰君的三毛研究 2 Apr 2021 导读者:张康文(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博士生) 日期:2021年3月27日(星期六) 时间:10:00 am – 11:30 am 网络平台:ZOOM 日前,马大中文系研究生学会邀请张康文(目前是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博士生)主持一场名为“儿童史与文学史:读徐兰君的三毛研究”的读书会,导读书目为徐兰君的两篇文章《儿童中国:三毛传奇》和《“三毛”和战后的“怪诞”记忆:重读张乐平的三毛漫画》。 张康文先向大家介绍由王德威主编的《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这本书重新讨论了“中国”、“现代”、“文学”,将“文”放置在广义人文领域中呈现,并包含了晚清画报、网络游戏、伟人讲话、狱中书简、流行歌词、照片电影、教科书等等。此书其中收录了此次读书会的其中文本,即徐兰君的《儿童中国:三毛传奇》。徐兰君曾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考获学士、硕士学位,并是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博士,现为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张康文简单归纳了徐兰君这两篇文章的研究目的是透过儿童的刻画与形象演变来了解其背后的社会文化。以徐兰君的话来说,就是透过儿童这个“特定的物质——符号实践”来看其背后透露出的中国现代性的一种想象和欲望。徐兰君的“三毛”研究其实涉及了跨时和跨媒介,同时也涉及了文学作品背后的建制与权力,而张康文认为徐兰君处理“三毛”研究的方式还是处在文学文化史的范围里。根据徐兰君的《“三毛”和战后的“怪诞”记忆:重读张乐平的三毛漫画》里,漫画除了是一种艺术形式之外,也是很有效的教育工具,甚至是政治灌输的强大媒介。那个时期的漫画家除了张乐平之外,还有丰子恺,而徐兰君之所以研究张乐平,而不是丰子恺的原因是因为他认为丰子恺的漫画较具人文气息,作家的个人性和艺术性的空间比较大,相对来说张乐平的漫画与时局有紧密的联系,市井风味比较明显。再者,三毛横跨几个时代,每一部作品都尽显当时的时代特色,是相当难得的个案。 从方法和理论的层面来看,徐兰君的三毛研究是从“儿童”切入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性的讨论。徐兰君将儿童文学的系谱上溯至晚清,追踪儿童与现代民族国家话语的联系,从晚清的“小英雄”(“小豪杰”),再到五四时期的“小读者”、“小野蛮”、“小先生”。张康文也另外补充其他观察“儿童现代性”的对象,比如童话、教科书、儿童读物、儿童歌舞剧、玩具、儿童(心理学)研究等。他认为这些“儿童现代性”的研究很大程度是来自于Andrew E.Jones的《发展的童话:进化论思想与现代中国文化》(Development Fairy Tales: Evolutionary Thinking and Modern Chinese Culture),而徐兰君很多篇章都有引述到Andrew E.Jones的这本书。按照Andrew E.Jones的说法,儿童在中国近现代的文学作品里所呈现出来的样子是进化式的叙事思维,即儿童常介于“野兽”与“人”之间,文学作品里在叙述儿童的成长过程时通常都描述成从猿、野蛮人到文明人的进化重演,从中折射出的讯息是受困的中国在世界体系寻找位置的情况。简而言之,儿童的成长、进化的书写背后是20世纪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发展的想象和蓝图,例如梁启超翻译的《十五小豪杰》和鲁迅《狂人日记》里所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喊。张康文也另外介绍了Philippe Aries的《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L’enfant et la vie familiale sous l’Ancien…
动态… 活动回顾:2020年研究生导读会系列(三)《权力的毛细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学术与心态》 14 Aug 2020 导读者:李志勇(中国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生) 日期:2020年7月11日(星期六) 时间:8:00 pm – 9:30 pm 网络平台:ZOOM 日前,马大中文系研究生学会邀请李志勇(目前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生)主持一场读书会,导读书目为王汎森著的《权力的毛细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学术与心态》。王汎森任职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特聘研究员等等,主要研究领域为明清到中国近代的思想史、学术史等领域。李志勇以《权力的毛细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学术与心态》作为主要文本,探讨权力就像毛细管一样,渗透到各个地方,并进一步思考权力毛细管作用现代化。 首先,李志勇介绍王汎森的学术历程,并堪称王汎森为掀“风”者。李志勇指出王汎森在硕士及博士研究时,针对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两位思想家——章太炎及傅斯年作为学术研究的起点。至于王汎森的其他学术研究,则是跟清代及近代的思想有关。王汎森著的《天才为何成群地来:知识创造的人文向度》,深入浅出地撰写其治学心得,对研究者有很大的启发。 王汎森指出清初形成了四股力量如下:一、日渐复杂化的生活形态;二、道德正统主义;三、经典考证迥向古代的势力;四、异族统治者的政治压力。这四股力量往往交织在一起,像“风”一样吹掠而过,形成无处不在的影响。这种影响像毛细管作用般,在最细微的、最日常的、最私密的空间中发挥了意想不到的力量。此外,王汎森在《“风”:一种被忽略的史学观念》一文中,对刘咸炘史学观念的梳理,揭示历史并不一定是简单线性的因果关系。如果观史是观风势,那么史学家应该要有“综合之识”,才能捕捉到“风”。 “权力的毛细管作用”这个观念来自于傅珂。所谓“权力的毛细管作用”,是说权力像水分子的毛细管作用一般渗入每一个角落,每个日常生活的角落都可能受其影响。王汎森借用这个观念来说明他二十年前所做的一个清代政治与文化研究。该文讨论在清代的政治压力下,文化领域中无所不在的自我压抑、自我删节的现象。 其次,李志勇从清代文字狱概况出发,谈论清代文献中“自我压抑”的现象。清代文字狱独多,其中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约130余年,案件的总数大约160-170其左右,可说是一个影响很大的文化现象。《权力的毛细管作用:清代文献中“自我压抑”的现象》一文,重视广大士大夫对这些压力的感受及诠释,及在私密的空间中,权力如何渗透到文化活动,并且如何揣度酝酿出一套检制约束自己的标准。本文特别关注文献的空白、删竄的痕迹来进入一个沉默的世界。此外,本文所关心的是文字狱发生之前的压抑,是在紧张心情下,写作时种种压抑、闪避,是尚未被发现之前的遮掩或销毁。 清代文字狱概况主要有六个方面:一、乾隆个人的文化倾向;二、乾隆对皇权的自我想象;三、清初以来的两条路线;四、从“稽古右文”到“寓禁于徵”;五、各种罪状及它们对学术文化之影响;六、四库之外的禁制活动。而自我压抑的现象主要有:一、删竄者的身份,在文字狱的影响下,乾隆具有双重身份,既是被迫害者,也是迫害者;二、自我删竄内容之改变,从雍正到乾隆,政治氛围和忌讳范围不同,所删改的内容也不同;三、写作时的自我禁抑,作者避而不写、避而不刊,或是创造隐语系统;四、紧张压力下的出版与编辑工作,刻书不注明年代及刻书者、作者不署真名等;五、读者的自我禁抑,读者自我删改、藏书目录分对内对外、随意为作者换名;六、民间的焚书运动,发生于清初到中叶,不留记录;七、自我删竄的现象不能泛滥解释,删竄不一定是因为禁忌,而是当时人认为内容猥琐;八、影响,对人们造成心理压力,显现出涟漪效应,也造成文化、公共领域、政治批判意识、自我心灵的萎缩等。 在读书会结束之前,李志勇士跟大家分享了两篇文章:《重生:新马来西亚的改革、阻力和希望》以及《冠状病毒之后的世界》,引发大家进一步去思考权力毛细管作用现代化。李志勇认为,现今已经迈入一个新时代,但是权力仍然像毛细管一样,渗透到大家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中文系要闻 活动回顾:2020年研究生导读会系列(二)《凝视生命:奇士劳斯基《十诫》的神学美学》 10 Jul 2020 主讲人:郭紫薇博士(马来西亚世纪大学教育系研究生院课程主任) 日期: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 时间:2:00 pm – 3:30 pm 网络平台:ZOOM 日前,马大中文系研究生学会邀请郭紫薇博士(现为世纪大学教育系研究生院课程主任、高级讲师)主持一场读书会,导读书目为曾庆豹著的《凝视生命:奇士劳斯基《十诫》的神学美学》。曾庆豹是台湾大学哲学博士,其学术专长是宗教哲学、基督宗教神学、政治哲学、诠释学、中国基督宗教史等等。郭紫薇博士以《凝视生命:奇士劳斯基《十诫》的神学美学》作为主要文本,探讨曾庆豹教授如何看待Kieślowski的《十诫》,分析其神学审思。 首先,郭紫薇博士介绍以电影《三色》和《十诫》享誉演艺界的波兰电影导演、剧作家奇斯洛夫斯基 (Krzysztof Kieślowski, 1941-1996) 在英国电影学院奖10位最具影响力的“现代”导演中名列第二。《十诫》也是20世纪在柏林国际电影节得奖最多的电影之一。著名影评人认为《十诫》的每一部都是独立的,但大多有着相同的背景,即华沙的一栋公共组屋,角色之间也互相认识。 其次,郭紫薇博士指出曾庆豹教授把Kieślowski的电影《十诫》的主题分为:一、眼泪,二、决定,三、我家在哪里,四、秘密,五、杀人真的不被许可,六、易碎的绝对,七、什么是属于我的,八、诚实可能是一种藉口,九、失去的与拥有的,十、专注于己的欲望。此外,郭紫薇博士还以曾庆豹教授所分类的主题,与十诫、坊间以及刘小枫教授的主题作为比较,如下图: 在Kieślowski的镜头之下,每个人就生活在华沙这栋公共组屋里,有着不为人所知的故事。曾庆豹教授带着我们去聆听故事中真实生活的人们及其内心的挣扎与眼泪,更凝视他们在面对死亡、爱情、欲望和痛苦时,进行艰难的伦理抉择。曾庆豹教授让我们通过他人的故事,凝视自己的生命。 在读书会结束之前,郭紫薇博士跟大家分享:《十诫》不是上帝的禁区,而是“真实的人”害怕却又深陷于其中的禁区。再说,Kieślowski的镜头没有说教的气氛,影像并不企图说服他人。他呈现出的是一种对人的尊重。 文字报导:蔡雯爱(2019/2020届研究生学会秘书)
最新… 活动回顾:2020年研究生导读会系列(一)《政教存续与文教转型:近代学术史上的张之洞学人圈》 2 Jun 2020 主讲人:陈洁仪(马大中文系硕士二年级研究生) 日期:2020年5月30日 时间:10:30 am – 12:00 pm 地点:ZOOM 会议室 日前,马大中文系研究生学会邀请本系硕士研究生陈洁仪同学作为本年度第一场读书会的导读者,导读书目为《政教存续与文教转型:近代学术史上的张之洞学人圈》(陆胤著)。陆胤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近代中国文学及学术思想史研究,近期感兴趣的论域包括:1、近代文学变迁与教育转型;2、清代诗文流变与学术史;3、晚清士大夫群体研究。《政教存续与文教转型:近代学术史上的张之洞学人圈》为陆胤的博士论文,陈洁仪以此为主要文本,首先分析其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与理论,其次分章节讲述其大致脉络。 首先,陈洁仪指出陆胤著作研究目的如下:一、将“学术”的范围稍加扩充至“教化”,从“学术史”的考察单位从个别学者延展到学人网络,重新审视张之洞所代表的晚清督抚势力对近代中国政教存续与文教转型两方面的作用。二、凸显“自上建之”的学术力量,在政治与教化互动的框架内,指明张之洞及其周边学人在近代中国学术转型过程中占据特殊位置。三、强调张之洞作为政治庇护者、学术赞助者、交游组织者的角色,进而讨论这种“官师不分、政教合一”的自我期许,如何作用于近代中国的学术组织与学制规划。在研究方法上,陈洁仪引用夏晓虹老师的评语,指出 “缓冲模式”这一核心概念有效地阐释了这批并非“先进”的封疆大吏与“清流”学者,在晚清异域文明与本土文化传统相遇过程中所发挥的特殊功能。 其次,陈洁仪从晚清的时代背景出发,顺次对著作中每个章节作简单介绍。第一章谈到了张之洞的清流沉浮与学术升降。从张之洞崭露头角开始说起:科举出身,参与京师学风,而后转为“清流”,以言议事。“清流”的背景将张之洞与军功督抚区,以及激进的维新派隔开来,因此得到当时士林的认同张之洞的学术集成。最后,凭借“正学”门面,持续影响清末新政十年的文教走向。第二章主要讲述了张之洞的学术集成:从阮元到东塾。第三章谈到了戊戌前后,张之洞如何在康梁变法之中仍保留“宗经”。第四章讲述了张之洞来京参与学务,对学制改革即是对康梁一派学术风气的回应。第五章,谈到张之洞在戊戌变法前后对“同文”态度的转变。戊戌变法前张之洞赞同“同文”,积极推广“东学”,戊戌变法之后,随着国族观念与言论控制意识的增强,张之洞对日本渠道的信任感逐渐淡化,开始强调“国文”。第六章谈到了张之洞的诗文集等常见史料与张之洞档案等资料作为佐证,道出了张之洞诗歌背后的人文社会关怀和自我期许。 在读书会结束之前,陆胤老师的学生李志勇跟大家分享了一些对于这本著作的思考。他指出在晚清时期,文人往往具有多种身份,他们在文学之外,也会积极参与政治与社会活动。作为中文系的学生,尤其是研究近代文学领域的学生,在研究文学文本之外,去关注作者的历史背景(如学人圈)也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学术史研究。 文字报导:李美(2019/2020届研究生学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