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台湾文学系列——现代/后现代主义与典范追求”课程

日期/时间:2017年9月30日/2.00pm-6.30pm
2017年10月1日/9.00am-1.30pm
地点:马大文学院B讲堂
主讲人:陈芳明教授

由马大中文系台湾文化光点活动主办的“台湾文学系列——现代/后现代主义与典范追求”课程于2017年9月30日与2017年10月1日,在马大文学院B讲堂举行。这场两天的台湾文学系列课程的主讲人陈芳明是台湾国立政治大学讲座教授。陈芳明创作逾三十载,其编著的作品影响深远,尤其2011年完成历时十二载的《台湾新文学史》,为全世界的中文读者打开新的台湾文学阅读视野。
这一场两天的课程总共有110人参与,当中外来人士也不少。在这短短的两天课程里,陈芳明以台湾历史作为纵,并由此展开台湾文学史的讲解。他把张爱玲的作品对早期台湾文学的影响作为课程的开头,因为他认为张爱玲的小说对战后台湾影响特别大,许多战后台湾文学都有张腔影子。之后,陈芳明以美援文化影响下的台湾现代诗活动、台湾女性散文以及当代台湾人文精神作为之后的开展。
在课程中,陈芳明也评论了台湾的社会民主。依他所见,1980年后是一个新台湾,因为在那个时候多部重要作品诞生了,有陈映真的《山路》、白先勇《孽子》、李昂《杀夫》及廖辉英的《不归路》。这些作品的出现,彰显了多元书写时代的到来。他提到,在公民社会之下,所有社会政治议题都应该是知识份子的关怀。知识份子不应该将自己封闭于象牙塔,而是应该关注社会,用文字影响别的族群。因此,他开始关注社会中弱势、被边缘化的族群及他们的文学,那就包括原住民、同志、女性及移工文学。
此次的课程可谓让与会者对于台湾文学史有了基本的理解,也启发了与会者对公民社会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