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年4月11日(五)- 2025年4月26日(六)
地点:马来亚大学中文系、马来亚大学文学院
活动报道 / 钟雨芯(马大中文系本科生二年级,第40届马大中文系文学双周主席)
2025年4月11日,第四十届马来亚大学中文系文学双周《一零一零零零》于下午3时在马大文学院正式开幕!本次的主题为《一零一零零零》,既是计算机语言中的“40”,也代表了文学双周的40周年。开幕仪式上,马大中文系一众老师、中文系毕业生协会会长李锡锐与马华作家周若涛手握蓝色流沙的杯子,将流沙如生命脉络般注入文字中,为第四十届文学双周开启序幕。除此之外,同学们精心筹备了精彩的歌曲演唱,冯千宁同学带来了邓紫棋《光年之外》,张根润同学则激情献唱的周深《人是》。当天的话剧表演更是将现场气氛带到了高点,本次话剧《苏瑞亚》改编自马华作家周若涛《蒙面战纪》,演员们以投入的演出,配合栩栩如生的动画背景,将小说中的人物鲜活地呈现出来,令现场观众沉浸其中。

2025年4月15日晚上7时半在马大中文系会议室,马华作家李宣春为文学双周的节目打响了第一枪,带来了一场题为《制造科幻,科幻制造——我与科幻共处的一年》讲座。他以编辑的身份,分享了《我的数位孪生》的出版幕后趣事,从选题构思到书籍行销,详述出版流程与编辑工作中的挑战与心得。本次讲座中,李宣春强调了编辑需具备文学修养、沟通能力与时间管理与财务意识。这场讲座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出版一本书的幕后是多么的辛苦,更为中文系的学子指出了一条就业的可能性。


2025 年 4月 17 日晚上 6 时,马华作家周若涛在马大文学院A讲堂主讲《光年方寸间——科幻小说的设定与叙事》。他首先点出主题,“光年”象征科幻的宏大时空跨度,而“方寸”则强调叙事的内在逻辑与规则,强调即使设定跨越宇宙,也需严守世界观的一致性。同时,周若涛也分享了多部电影、文学作品,提及了科幻与奇幻的设定差异,指出奇幻作品(如《魔戒》)虽允许天马行空,但仍需保持内在逻辑,而科幻必须以科学原则为基础,超能力或未来科技需有合理科技实现路径。


2025 年 4 月 19 日下午2 时,文学双周联合第八届深耕文学创作课程线上举办了以“科幻”为主题的征文大赛作品点评会。本次有幸邀请到两位马华作家——王修捷博士与方肯两位资深导师担任点评嘉宾。两位导师针对八篇入围作品进行了专业点评。本次活动让我们看到了新生代创作者的蓬勃发展及丰富的想象力,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优秀的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马华文坛。

2025 年 4月 21 日晚上 7 时,文学双周与未成形诗社分别在马大中文系会议厅和讨论室进行了《心是宇宙的倒影·幻得幻诗》读诗会。活动由未成形诗社社长吴颖轩与副社长汤仲伟担任主讲人。活动中,参与者朗诵各自精选的现代诗作,随后深入交流选诗缘由及个人见解。特别引人深思的是围绕“科幻诗”展开的主题讨论,参与者就“科幻带来的希望与绝望”、“如何在冰冷科技中寻找温度”等议题展开讨论,众人在小小的空间中发散思维,互相交换意见,最终意犹未尽地结束了这样一个温馨的读诗会。


2025年4月23日的晚上7时半在马大文学院E讲堂,马华作家刘育龙与马大中文系高级讲师郑庭河博士为我们带《闯出记忆和存在本质的黑暗迷宫——谈科幻电影〈移魂都市〉》了电影分享会。刘育龙从电影中“记忆操控”的核心设定切入,指出这部上映于 1998 年的作品精准预言了当代社会的身份焦虑。他特别强调,当外星种族随意改写人类记忆时,影片实际上提出了一个永恒的哲学命题 :当记忆不再可靠,我们该如何确认自我的真实性?结合自己创作微型小说的经验,刘育龙认为这部电影最精彩之处在于它没有给出简单答案,而是通过主角墨多的觉醒过程,展现了人性在极端困境中迸发的光芒。


2025年4月25日晚上7 时半,诗人陈奕进、郑羽伦、马大中文系大三同学汤仲伟和主持人钟福强博士在马大中文系会议厅 为我们带来了题为《AI 的迫降——当代码步入空中花园》的鱼缸座谈会。本场座谈围绕“AI 介入下的文学创作”展开,三位主讲人分别就不同面向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当 AI 参与文学创作时,我们该如何重新界定创作的主体?文学究竟是什么?AI的优缺点在哪里?文学的存在又是什么?文心究竟何在?长达两小时的分享与讨论,参与者们都找到了自己的答案。借用结尾时钟福强老师的总结:“AI的快速进化固然令人震撼,但触及心灵深处的文心,依旧是人类独有的能力。”



2025年 4月 26日也是文学双周最后一天,三场活动接撞而至。早上10时,马大中文系主任潘碧华博士主讲《中文——开拓我们的人生道路》讲座,为闭幕写上了一个完美的开头。讲座由潘老师讲诉自己进入马大中文系的经历展开,涵盖了她在中文系读书、任教的心路历程,以及对当下华文教育的看法和重视。讲座尾声,潘老师勉励同学:人生不仅要满足自身需求、更应回馈社会、勇于挑战、不要设限自己。作为特别彩蛋,讲座最后播放了一段由筹委们制作的感谢影片,向潘老师表达敬意与感激她在中文系四十年的付出。


同时段进行的还有已经进入第二天的嘉年华活动。筹委们精心设置了许多摊位,其中包括打卡与礼物兑换站、银河心愿拾光站、星际邮局(手写明信片)、“科幻版”你画我猜、星空柠檬饮、哆啦A梦的记忆厨房(三明治美食摊位)、红楼梦摊位、拼贴诗、书摊等等。

下午2时,文学双周闭幕典礼正式举行。闭幕典礼上,马大华文学会文化组带来了充满趣味的挥春表演,同时邀请了文学双周的顾问老师,蔡晓玲老师及赖静婷老师一同参与挥毫。与此同时,大一的叶凯轩同学为我们带来了孙燕姿《克卜勒》的倾情演唱,塔图因乐队则带来了中西合并的《星际穿越》表演。最后,在话剧表演——另一个版本的《苏瑞亚》的感人演出及台下观众的一片掌声中,第四十届文学双周闭幕典礼圆满落幕。




感谢博大、依大、马大应用语言系中文专业学生会、马大华文学会文化组、马大跨乐等代表不远千里前来支持,感谢老师们不辞劳苦的帮助,感谢各界的大力支持,我们来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