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記憶尚未穩固,語言仍在思索之際,書寫便悄然展開。當創作者以敏銳而凝練的筆觸剖析自身與時代的縫隙,文學書寫不再只是情感的抒發或想像的構築,而是一次次對現實的深層凝視與倫理的回應。
在文字與歷史交織的陰影裡,我們看見書寫如何抵達真實,如何以虛構之身,承載難以承擔之重,都是值得我們去沉思的問題。
馬來亞大學中文系研究生學會班苔谷系列講座,誠摯邀請台灣作家童偉格,與我們一同思索:文學的見證是否有其時機?當書寫過早地誕生,它又將開啟何種觀看與理解的可能?
| 講座詳情 |
講題:早熟的見證:試論文學寫作的可能意義
主講:童偉格
主持:鍾福強
(報名于2025年6月15日截至)
| 主講人簡介 |
童偉格,台灣小說家。一九七七年出生於新北市萬里區。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碩士,現為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助理教授。著有散文《拉波德氏亂數》、《童話故事》,劇本集《萬物生長》,長篇小説《西北雨》、《無傷時代》,小説集《王考》。其中,《西北雨》獲得二零一零年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説金典獎;《拉波德氏亂數》與《西北雨》獲得二零二四年第十一屆聯合報文學大獎。合著有《字母會A-Z》。合編有《台灣白色恐怖小說選》、《台灣白色恐怖散文選》。
*本次講座由馬來亞大學中文系、馬大中文系研究生學會、馬大馬華文學研究中心、蘇丹依德里斯大學中文教育學程、台灣文化部、駐馬來西亞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依大中文學程·台灣文化光點計劃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