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年7月12日至8月10日
时间:上午10时至下午16时
地点:马大中文系
2025年7月12日至8月10日,马来亚大学文学暨社会科学院暑期项目(中文系组)“Malaysian Chinese Literature & Culture Summer Enrichment Programme”在马来亚大学中文系顺利进行。本期研学课程吸引了来自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的十五名同学参与,旨在促进马中两国大学生之间的交流,深化跨文化理解与沟通,以及了解马来西亚华人文学与文化的发展脉络及其在地化特色。
在为期四周的访学期间,来访同学系统学习了学术写作、马华文学与文化以及东南亚华人社会专题等课程,全面拓宽了学术视野和跨文化理解。马来亚大学中文系的高级讲师及博士研究生为同学们呈现了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包括马来西亚华文语言景观与华文教育现状解析、围绕东南亚华商成功家族基因的专题讲授、马来西亚华人作家认同及砂华文学等“盆栽文学”的独特魅力等,也有文化课程介绍各类当地美食及饮食文化现象。课程内容既广泛又深刻,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了解马来西亚多元文化生活的大门。同学们在这丰富多元的课程中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并积极参与课堂内外的互动交流。课堂上,讲师们以最大的善意和耐心授课,鼓励同学们积极思考与发言。此外,项目与马来西亚华人作家协会合作,特别开设了文学创作指导课程,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的作家群体与创作历程,切实提升写作技巧与文学素养。
在文化考察环节,学员们不仅参观了华人博物馆、林连玉纪念馆等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化地标,还游览了马六甲古城、布城和云顶高原等著名景点,借助历史与自然的交融,深化了对马来西亚多元族群和文化景观的理解。在马大中文系博士生魏明宽与硕士生张凯惠的带领下,访学团深入国家博物馆、皇家雪兰莪当代锡蜡馆,实地探访Beryl’s巧克力工厂和蜡染布厂等企业,亲身感受马来西亚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通过这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活动,学员们深刻体会到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特色以及多元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
在课程的最后阶段,同学们提交了各自的文学创作作品或研究计划书,集中展示访学期间的学习成果,并由马大中文系高级讲师蔡晓玲老师、郭紫薇老师、林卿卿老师及马华作家胡清朝亲自点评。这一环节不仅是对所学知识的总结与升华,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学术实践机会。通过本次访学,同学们在专业能力、学术素养、跨文化交流及国际视野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提升。汇报结束后,访学团参加了由文学院举办的闭幕仪式,为这段充实而有意义的访学之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从课堂中的知识学习到社会中的实地考察,从学术思辨的深入探讨到文化体验的心灵触动,此次访学不仅为同学们带来了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提升,更拓展了同学们的国际化视野。在这段丰富多彩的经历中,学术探索的种子悄然在心中生根发芽,激励着大家持续追寻更广阔的学术图景与多元可能。
学员感悟:
在马来亚大学游学的这一个月,我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暑假。尽管有着不同的学科背景,但在中文系的学习让我从多方面感受到了文学的深度与文化的温度。在那里,我遇到了许多优秀的老师,学长学姐,也在与他们的交流中获得了许多新的启发。
这一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它足够让我沉浸式地体验这里的风土人情——无论是在马来亚大学中文系的课堂里,在吉隆坡的街头上,还是在马六甲的海峡岸边,我都真切地触摸到了这座城市的心跳,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独特的文化肌理。
这一趟旅程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也让我的内心更加丰盈。在这里学习马华文学,了解马来西亚的历史与文化,我想我的心里因此多了一份沉淀与厚重。这段经历也激发了我对更广阔世界的好奇,我希望未来在立足自身专业的基础上,也积极学习多元的交叉学科,继续探索更多知识。
“世界这本书,我翻了又翻。”这一路遇见的朋友、学到的知识、领略的风景,都已深深烙印在我心中。希望就从这里出发,带着所有相遇的故事和收获的勇气,去拥抱更广阔、更美好的未来。最后也衷心感谢马来亚大学中文系的热情招待,感谢每一位老师的悉心教导与陪伴。
——代颖慧
这次在马来亚大学的访学,让我看到了中华文化另一片灿烂的天空,也让我对文化传承有了更生动的理解。
印象最深的是,当谈到“春节怎么过”时,马来西亚同学和我们中国学生的理解既相似又不同。我发现,同样的文化根源,在不同的土壤里竟能开出如此不一样的花。他们有热闹的“捞鱼生”,我们有团圆的饺子;他们用亲切的方言谚语沟通,我们以熟悉的古诗文对话——这一切都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文化不是书本上一成不变的知识,而是流淌在生活中、持续生长的力量。
这段经历像一面镜子,不仅让我看到了海外华人世界的丰富面貌,也照见了自己对文化认知的局限。感谢这次旅程,让我不仅收获了知识,更学会了用更开阔的眼光看世界、看文化。
——高沙尔
在这一个月的访学中,我接触了多元的文化,体验了不同的生活。课堂上,我们系统学习了马来西亚华人文化,深入探讨了身份认同问题,了解了华文教育的百年坚守,也接触了马华文学以及《庄子》《红楼梦》等经典在当地的传播。这些内容让我们真切感受到马来西亚华人在多元文化中守护自身文化的智慧与坚韧。走出课堂,文化考察带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国家。我们在马六甲海峡、国家博物馆中体会历史的厚重;在精妙的锡器雕刻和多彩的蜡染中领略工艺之美;在华人博物馆、林连玉纪念馆和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中体悟民族精神。除此之外,肉骨茶的馥郁、娘惹糕的香甜,以及清真寺传来的悠扬的祷音,更让我们体会到了马来西亚文化的温度与包容。通过这次访学,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学术研究能力,还对自我以及世界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朱则熙
(注:本次活动回顾部分内容经过许可后转载自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日新人文”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