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回顧】「一位晚清女報人的際遇:陳擷芬其人其事」專題講座

日期:2025年6月20日(星期五)

時間:下午3時至5時

地點:圖書館總館四樓 視聽室

 

文字報導/劉卓仁(馬來亞大學中文系課程制碩士)

2025年6月20日,由漢學研究中心與馬來亞大學共同主辦,馬來亞大學中文系研究生學會協辦的「一位晚清女報人的際遇:陳擷芬其人其事」專題講座於圖書館總館順利舉行。本次活動特別邀請前中正大學中文系教授黃錦珠主講,由馬來亞大學中文系高級講師張惠思博士主持。黃教授帶領現場師生深入了解這位在清末民初女權運動史上扮演關鍵角色、卻長期被忽視的女報人。

黃教授以嚴謹史料與生動敘述,勾勒出陳擷芬自十歲能詩、十六歲主編《女報》以來的早慧人生。她不僅是中國最年輕的報人之一,更以「楚南女子」之筆名,在晚清報壇上發出強烈的女權之聲,創辦《續出女報》《女學報》,並以〈獨立篇〉等文章提出「女子應不依傍、不受維持與干預」的鮮明主張,為婦女爭取思想與生活的主體性。

講座中亦談及陳擷芬赴日後加入革命團體,與秋瑾等人合組「實行共愛會」,參與炸藥技術學習等活動,展現其不僅筆耕,更身體力行的激進精神。黃教授指出,陳擷芬的論述從最初的女學啟蒙逐步深化至對「女權」的反思,並由提倡教育轉向革命行動,是近代女性思想從內省走向公共行動的重要例證。

黃教授亦介紹陳擷芬在婚後的生活選擇與社會壓力。儘管身處優渥環境,她始終堅持知識女性的獨立立場,投身教育、關懷學生、實踐理想。然而,在傳統觀念對女性角色的種種期待之下,她的堅持與實踐並未總是獲得理解與支持。這段生命歷程,不僅折射出一位女性先行者的堅毅與掙扎,也引發與會者對近代女性境遇與性別制度的深切共鳴與思考。

講座尾聲,現場交流熱烈,與會師生紛紛表示,透過本次講座得以從嶄新視角理解陳擷芬其人其事,也重新思考女性在歷史與現代中的位置。她筆下所主張的獨立精神,至今依舊振聾發聵。

這場講座不僅是一場學術性的歷史回望,更是一次思想與時代對話的契機。馬來亞大學中文系研究生學會感謝黃錦珠教授精彩的講解與深刻的問題意識,亦期盼未來能有更多類似的學術交流平台,持續拓展性別史與女性書寫的視野與深度。

 

图一为马大图书馆副馆长许爱鹏女士(右四)为主讲人黄锦珠教授(左四)颁发赠书证书

图二为讲座主持人马大中文系高级讲师张惠思博士(左一)与主讲人黄锦珠教授(右一)

图三为讲座后合影

图四为讲座出席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