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回顧:重探張愛玲與五四

日期:2024年10月21日(一)
時間:10AM-12PM
地點:馬大文學院A講堂 / ZOOM
最高人數:133

文字報道 / 林怡君(馬來亞大學中文系本科二年級)

2024年10月21日,本系邀請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楊佳嫻博士線上主講“重探張愛玲與五四”,由馬大中文系碩士研究生盧姵伊主持。

楊老師透過張愛玲的<憶胡適之>以及她發表在《世界作家簡介》的英文自述作爲論述出發點,探討張愛玲和五四之間的關係。楊老師指出,學界常將張愛玲視爲“五四叛逆”,因其作品不同於五四背景下強調女性革命化的傾向,而是以真實殘酷的女性經驗反控宗法傳統。

此外,她分析了張愛玲作品中的“自由”與“社會”兩大主題。楊老師表示,五四運動中的“自由”強調從傳統倫理中逃脫,追求真正的自我。但並非代表着個體可以脫離群體,而是應當融入國家、社會、民族與團體組織等等。

在聚焦重讀《年青的時候》時,楊老師指出該作中“社會”、“煩悶青年”和“自由”均有不同的詮釋。她認爲,社會被視爲具有公共性的抽象概念,青年則是革命的受衆和行爲主體,但由於價值觀尚未建立,他們對救國感到虛無,煩悶的情緒流淌於他們之間,這誕生了煩悶的青年。而在這時代,只有年青人才真正享有“自由”。楊老師的分享引發了參與者的熱烈討論和提問,激發大家對張愛玲與五四關係的思考,並提供了全新的解讀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