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暖场活动:焦灼、青年与中文系

日期:2018年10月22日(一)

时间:5.00pm-7.00pm

地点:马大中文系会议厅

马大中文系资料室筹委于2018年10月22日下午5点,邀请马大本科应届毕业生、北大在读硕士生李志勇主讲《焦灼、青年与中文系》,作为新学年读书会暖场活动。他分享最近碰触的学术议题之余,也论及中文系学生如何在大环境寻找定位与姿态。资料室筹委会主席苏津洁感谢之前在中文系策划读书会的李学长抽空分享经验,并希望这场活动可作为读书会的好开头。此活动共三十多人出席,涵盖研究生及本科同学。
作为开场白,李志勇提醒中文系学生不必把“学术”一词过度阐发,认为与学术相关的事物必然高深莫测晦涩难懂,然后选择回避或漠视。学术研究不仅涉猎经典大作,也涉及生活化,接地气的思考。他强调,学术意即求取学问的方法,掌握合适的方法做学问,才能事半功倍,而阅读是积累知识和打开视野的基础。阅读什么,如何阅读,阅读的心态和姿态,往往影响中文系学生在未来几年的成长和面目。
李志勇以《焦灼、青年与中文系》为主题,说明三者互相连贯,是中文系学生需要直视、思考和呼应的关键词。第一节谈及“焦灼感”,他先列出大众喜欢询问中文系学生,如 “为什么读中文系?”、“中文系学生都温柔敦厚多愁善感?”、“读中文系有什么用?”等问题,归类它们为第一种焦灼感:质疑和否定。来到第二种焦灼感:清醒的孤寂,他解说一部分学生会感叹“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因为自己透视事情真相,看到其中问题,却无法找到知音倾诉,反而常被人搪塞“想太多”。接着他展示前段日子火红的“佛系”图,点出那些看似豁达或厌世的表述背后,隐藏第三种焦灼感:面对现实的无力与无奈。
来到第二节“青年的抗衡”,李志勇依据时间和历史的进程,解说梁启超发表《少年中国说》、五四青年与《新青年》杂志、台湾青年创立《现代文学》杂志、钱理群、黄子平与陈平原三人以青年学者姿态开拓“20世纪中国文学”,透露不同时代的青年如何面对不同时代的焦灼感。他们回应社会质疑、文学风气、学术概念时姿态各异,因此型塑不同面貌,开展不同层面的影响,亦如陈平原某篇访谈提及的,“虽则粗疏,但生气淋漓”。回到自家立场,思索马来西亚青年,李志勇以马华文学为例子,提到张锦忠和黄锦树在马大对谈《离乡与归返:我们的10普通名词》时,碰触的其中一个“马华文学普通名词”,就是少年。黄锦树观察到马华写作人在中学和大学最富有创作力,之后就渐渐搁笔;张锦忠提及“马华文学场域没有产生普罗米修斯或燧人氏的环境,写作久了热情耗尽,往往只剩灰烬”,这些都值得思考。
承接“焦灼”与“青年”的讨论,李志勇在第三节“中文系”,探讨中文系学生面对焦灼感时,如何以青年的精神梳理思绪、沉潜学问、回应议题、调整补进。他以“作为一种风景的中文系”、“作为一种专业的中文系”和“作为一种史料的中文系”展开讨论,希望学生能够思索中文系的定位,在现实消磨和理想追求之间取得平衡。他解释旖旎风景往往由多种元素构成,显隐交织而不喧宾夺主,就像中文系应该容纳不同性情却拥有共同理想追求的伙伴,各司其职将分内务处理妥当。而中文系学生的分内务,就是要掌握专业的阅读方式,从大量的材料中,厘出一些脉络或思路,从运用知识层面提升至生产知识层面。此外,李志勇也鼓励中文系学生关注或梳理中文系的发展历史,例如从创系缘由和师资背景看中文系的格局演变,或者从华文学会早期出版的《斑苔学报》中,看大部分是马大师生的编辑委员或撰稿人关注什么议题。史料的挖掘整理,如何与今日语境对话,都是值得研究的面向。
当被问及如何规划读书会,李志勇建议,学生可以用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针对特定书籍,根据安排好的时间表,依篇章阅读讨论。此外,读书会可以由老师或研究生带领同学细读经典篇章或书籍。他强调参与人数多寡并非主要考量,最重要的是大家愿意抽空阅读,准备提问,读书会才能发挥集思广益的效果。他也说明,阅读学术书籍需要入门方法,看重内容的脉络语境,因此老师和学长姐可以充当“带路人”的角色,学生阅读才不会盲人摸象,事倍工半。
作为结语,李志勇提及“学术的共业”,强调每个人都是搅动风气的一份子,不论冲锋阵线、旁敲侧击或袖手旁观,这些姿态都会形塑特定的“局面”,对学科和社会发展造成深远影响,为这场思想激荡的活动画下充实的句点。
文字报导:王婷婷(大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