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回顧】當閩南人遇上伊比利亞人:十六、十七世紀菲律賓的語言接觸與交流

日期:2024年10月23日(三)
時間:11 am – 1 pm
地點:Bilik Persidangan,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FASS, UM

文字報道 / 劉丹(馬來亞大學中文系研究助理、博士研究生)
攝影 / 張凱惠(馬來亞大學中文系研究助理、碩士研究生)

2024年10月23日,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李毓中老師在馬來亞大學中文系主講 「當閩南人遇上伊比利亞人:十六、十七世紀菲律賓的語言接觸與交流」,並由馬來亞大學文學暨社會科學院院長,黃子堅教授主持,吸引了將近60人來到現場。

李老師先是以多元文化背景說明「閩南人、福建人」以及「廣東人、客家人」的定義,簡單介紹了台灣與馬來西亞對各方言群的論述,後說明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初抵東亞的歷史背景,從而造就了馬尼拉在十六、十七世紀的多元的語言景觀。李老師分享了他到各大檔案館找資料和手稿的田野經驗,如何從這些史料中找到研究課題。他與不同專業的學者共同努力,用彼此的專業知識,分析檔案館裡的手稿,如《西班牙-華語辭典》、《華語—西班牙語辭典》等,揭開十七世紀的閩南人和伊比利亞人如何學習西班牙語与闽南语,展示了兩者在語言學習與適應過程,重點關注了閩南人與西班牙人之間的語言互動,包括他們在語言學習過程中所採用的方法,以及翻譯技巧和文化轉化的相關問題,揭示了初期不同语言接触的複雜性。

李毓中老師分享本次講座課題。
此次講座由拿督黃子堅教授主持。
現場大合照。
講座當天吸引了將近60人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