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年11月27日(三)
時間:10AM-12PM
地點:馬大文學院The Cube
文字報道 / 黃玉琴(馬來亞大學中文系碩士研究生)
2024年11月27日,馬來亞大學中文系研究生學會邀請到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盛亦惠博士主講「細讀」與「細聽」:以《長生殿·製譜》為例開發傳奇戲曲的跨媒介研究方法,由馬大中文系高級講師張惠思老師主持。盛亦惠老師自小學習崑曲曲唱,工旦角。常年習曲的陶冶下,盛老師的學術關懷聚焦於許多研究者所無法觸及的“音樂性”層面(musical surface),由此鋪展出古典戲曲的跨媒介研究的理論與方法。

盛老師以《長生殿·製譜》一出為考察對象,透過「細讀」與「細聽」兩個方法,觀照劇作家洪昇《長生殿》與樂工馮其鳳《吟香堂曲譜》,試圖勾畫出文本的文學性,以及實際演出的表演性與音樂性的跨媒介聯繫(intermediality)。盛老師經由細讀《長生殿》的曲牌,發掘出「芙蓉套」中芙蓉作為文學手段,對推進李楊愛情和豐富人物角色的作用。另一方面,盛老師「細聽」《吟香堂曲譜》,從馮氏修訂《長生殿》文本中的「錯漏」處,指出文樂關係的另一種思考,即樂工極限聚焦劇本的更細節的聲字腔調、點板工尺等演唱技巧,挑戰了文本普遍以文學性為中心的話語權。換言之,樂工的“修訂”以及對格律的重視,將人們從文本的深度(depth)轉移到文本的表面(surface)。戲曲專業出身的張惠思老師亦從文學的退場等多個方面,與盛老師展開精彩的學術交流。
2024屆研究生學會秉持著開拓研究視野,時刻關注學界研究動向為目標,啟動“2024年斑苔谷系列學術講座”。作為本系列的收官講座,盛亦惠老師為現場聽眾展現了具有無限可能性的活潑的研究路徑,啟發文本的深度及表面閱讀的方法。更重要的是,盛老師將自身的興趣特長融匯到學問研究當中,發現並放大呈現出其研究之亮點,不啻本系碩博研究生的學習樣板。


“2024年斑苔谷系列學術講座”
第一場講座回顧:寻找“诗意”的“风景”:抒情传统与民国美术摄影(主講:吳盛青)
第二場講座回顧:不辩与不得不辩:孟庄言辩观念的内在张力(主講:鐘福強)